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厘正按摩要术 -- 卷一・辨证

觇神气

书名:《厘正按摩要术》  作者:张振鉴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素问》)

形气相得者生。(《素问》)

小儿识悟通敏过人者多夭,稍费人雕琢者寿。(《千金方》)

凡人问寿在神,未有神不足而不夭者。神宜藏不宜露,神宜和不宜滞,神宜清不宜枯,神宜发扬不宜轻佻,神宜安静不宜浮动。(《达摩》)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朱文公)

胎禀虚怯,神气不足,目无精光,面白颅解,此皆难育,虽育不寿。(《小儿直诀》)

凡小儿专爱一人怀抱,见他人则避之,此神怯弱也。(万密斋)

经曰∶气至色不至者生。又曰∶色至气不至者死。谓其有气无色,虽病不凶;有色无气,无病亦亡。(喻嘉言)

人之五官百骸,赅而存者,神居之耳。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喻嘉言)

察色之妙,全在察神,血以养气,气以养神。失睡之人,神有饥色;丧亡之子,神有呆色,气索则神失所养耳。(喻嘉言)

胃之支脉上络于心,才有壅闭,即堵其神气出入之窍,故不识人。(赵以德)

独语如见鬼状,则心主之神气虚,而病合于少阴也。少阴之神机枢转,时出时入,废则神气昏愦而不识人。(张隐庵)

凡病者,气急不续,则气已散;自汗如雨,气随汗散,大吐大利,气随吐利而散;遗尿、呕血、脱精,气亦随之而散。气者阳也,气散,则由阳而入阴,为将亡之候。(林佩琴)

凡人将死,喉间痰响有声,以为痰涎闭窒而致气尽者误,实则真气已离,痰随气浮而有声也。(林佩琴)

小儿病,神气清明,虽重可救;神气昏愦,病虽轻必有仓促之变。(许宣治)

人之五脏,内蕴精气,上华于面,色固由气而着者,然隐然含于皮之内者为气,显然彰于皮之外者为色,色外而气内,外有迹而内无迹也。(《心法》)注凡病至神明失守而声嘶者,为五脏已夺,主无治。(《大全》)

小儿五体以头为尊,一面惟神可恃。精神明快者吉,精神昏愦者凶。(陈飞霞)

神气为一身之主,神清气爽,神完气足,主清吉。神夺气移,神疲气浊,主夭亡。(惕厉子)

寒则神清,热则神昏。实则神有余,虚则神不足。(惕厉子)

寒盛者气必静,热盛者气必粗。虚则气歉,实则气壮。(惕厉子)

口鼻气粗,疾出疾入者,外感邪有余也。口鼻气微,徐出徐入者,内伤气不足也。(惕厉子)

按∶证有表、里、虚、实、寒、热,在大人且不易辨,小儿尤难。夏禹铸有审苗窍之法,陈飞霞因之。以为脏腑有疾,无可揣度,乃由内而达于外者为苗窍,苗窍者,脏腑之外着也,苗窍有迹可审,而神气乃无迹之迹,尤不可不审。所期思命者善觇神气,内伤外感从此辨,死生亦从此决,方足以称良工。(惕厉子)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厘正按摩要术 总目录
叙三
叙三
叙四
叙四
叙五
叙五
凡例
凡例
卷一・辨证
觇神气 (当前页面)
诊面
察眼
察耳
察唇口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疟疾
  2. 食积
  3. 灸法
  4. 牙疳
  5. 咒法
  6. 火眼
  7. 运法
  8. 天门入虎口法
  9. 赤游丹
  10. 脐风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