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明医指掌 -- 卷五

翻胃证五

书名:《明医指掌》  作者:皇甫中

【歌】翻胃多因气血虚,脉来不足命多殂。是痰是火宜消降,数滑而沉可验之。更有寒郁并气滞,脉来沉伏与沉迟。

【论】翻胃成于噎膈,病而致于翻胃,则已危矣。或朝食而暮吐,或暮食而朝吐,其吐必尽所食,日日如此,不变易者是也。至于吐无时者,呕吐也。空哕而无所出者,虚呕也。大抵此病由血槁不能荣润肠胃,故上不得纳,下不得便,如肠结若羊粪者死。然血虚者,则脉数而无力;气虚者,则脉缓而无力;气血两虚者,口中多出沫,但沫大出者必死。亦有热甚者,则脉数而有力;有痰阻者,则脉滑而有力;因气滞者,其脉沉而伏,因寒郁者,其脉沉而迟,皆非血气衰竭,故可治。学人须审其虚实而断之,斯无失也。

【脉】翻胃噎膈,寸紧尺涩。紧芤或弦,虚寒之厄。关沉有痰,浮涩脾积。浮弱气虚,涩小血弱。若涩而沉,七情所搏。

 

虚而不能荣润大肠,故便难。盖幽门不通,上冲吸门,食不能纳,年老者难治,年少者犹可保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麻仁、枳壳,结甚者,暂加熟大黄以导其滞,量人虚实用之。中年人,四物汤加童便、韭汁、牛、羊乳、竹沥姜汁。气虚者,参苓白术散。气虚有火兼痰者,七圣汤。阴虚火上冲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姜汁、竹沥。若饮食少思,大便不实,胸膈痞闷,吞酸嗳腐,食不化而反出,是为脾胃虚寒,即王太仆所谓∶

食入反出,是无火也。用六君子汤加炮干姜,白豆蔻、黄连、制吴茱萸,如不应,用八味丸补命门火以生脾土。

四物汤(方见血证。)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呕吐泄泻。

人参(二钱,去芦) 茯苓(二钱,去皮) 白术(二钱,土炒) 干山药(二钱,炒) 甘草) 二钱,炙) 白扁豆(去皮,姜汁浸,炒,一钱五分) 莲肉(炒,一钱) 砂仁(炒,一钱) 桔梗(炒,一钱) 薏苡仁(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子煎汤调下。

七圣汤治翻胃呕吐。

半夏(一钱) 黄连(一钱) 白豆蔻(一钱) 人参(一钱) 白茯苓(一钱) 竹茹(一钱) 生姜(三片)

上锉,一剂,水二钟,煎八分,空心热服。

六君子汤(方见脾胃。)

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方见虚损。)

 

胃中有火,不能停食者,即王太仆所谓∶食不得入,是有火也。二陈汤加竹沥、姜汁、炒黄连、山栀。便结者,四物汤加桃仁、红花、枳实、黄芩。痰阻者,二陈加枳壳、栝蒌仁、竹沥、姜汁,或用化痰丸。气逆者,脉浮而洪,食已暴吐,气上冲胸发痛,用木香调气散。气滞者,脉沉而伏,二陈汤加木香、砂仁、青皮、枳壳。食与气相假成积者,其脉浮而匿,其症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当以小毒药去其积,槟榔、木香行其气。下焦有寒者,其脉沉而迟,其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大便闭而不通,治法当以通其闭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

二陈汤(方见痰证。)

化痰丸(方见痰证。)

木香调气散

白豆蔻(二两) 丁香(二两) 木香(二两) 檀香(二两) 藿香叶(八两) 炙甘草(八两) 砂仁(四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一方

治翻胃之要药。

韭汁(二两) 牛乳(一盏) 生姜(半两,取汁) 竹沥(半盏) 童便(一盏)

上五味,和匀顿服,或入煎剂中同服尤佳。

一方治翻胃极效,用螃蟹洗净,入水中,蟹背上水要高三、四指,以香油一小盏入水中,将两指捻白面撒水上,蟹脐内白沫即出,次日去蟹,留水晒干为末,每服五分,淡烧酒下。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明医指掌 总目录
卷四
鼓胀七
积聚瘕八
卷五
霍乱证三
呕吐证四
翻胃证五 (当前页面)
痞满证七
恶心证八
吞酸证九
嘈杂证十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燥证六
  2. 痹证六
  3. 痰证三
  4. 咳逆证十一
  5. 自汗盗汗心汗证十
  6. 诸气证一
  7. 头痛证一(眉眶痛 附)
  8. 疔毒证七
  9. 虚损劳瘵证七
  10. 赤白浊精滑梦遗证十一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