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说意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太阳坏病结胸证

书名:《伤寒说意》  作者:黄元御

 

结胸大陷胸汤证

结胸者,将来之阳明腑证,下早而成者。胃腑燥热,汗亡里阴,则入阳明,胸膈湿热,下陷表阳,则成结胸。阳明戊土,化气于燥金,是以胃热则生燥,太阴辛金,化气于湿土,是以肺热则生湿。腑热将作,胸热先生,故未入阳明,而遽下之,则成结胸。

如太阳病,脉浮而兼动数,风中于表则脉浮,热盛于经则脉数,表闭里郁则脉动,动而不得外泄则痛生。然数从浮见,尚非内实,浮则表证不解,其人头痛,发热,汗出,恶寒者,表未解也。表未解者不可下,下则表阳内陷。医不解表,而反下之,动数之脉,变而为迟,以其腑热未起,下则阳负而阴胜也。胃主降浊,土败胃逆,甲木上冲,胆胃之气,两相格拒,于是胸中作痛。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在下为主,在上为客,心肺之气,为甲木逆上之客气所冲,不得下达,相火郁发,外无泄路,于是息短胸盈,烦躁懊,膈热内郁而经阳外束,既不外泄,势必内陷。经腑之气,闭塞坚凝,心中硬满,是为结胸。气滞则生饮,宜大陷胸汤,泻热而排饮也。

若不成结胸,而下伤中气,其在阳分,则湿热郁蒸而头上汗出,其在阴分,则湿寒凝涩而小便不利,土败湿作,身必发黄也。

【52】大陷胸汤 四十二

大黄去皮,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结胸诸变

伤寒六七日,经尽当解,而一有结胸,则至期不解。其膈热郁蒸,已成实邪,心下满痛,按之坚硬如石,关脉浮紧,是浊阴格其清阳,结塞不开,宜大陷胸汤也。若连发其汗,又复下之,津亡燥动,舌干发渴,日晡之时,小发潮热,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以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敢近,是邪热已深,湿将化燥,结胸而下连胃腑也。腑证合用承气,但潮热非甚,亦宜用大陷胸汤也。

若项亦强直,状如柔痉,是湿热熏蒸,津涸筋燥,结胸而上连颈项也。亦宜陷胸,汤恐速下,变而为丸,大黄、芒硝,清其热,葶苈、杏仁,泻其湿也。

结胸之证,下阴上阳,寸浮关沉,而其可以下愈,以其下焦之阳,未至绝根,故推陷上焦之阳,使之下接阳根。若其脉浮大,绝无沉意,是阳根已绝,万不可下,下之则死矣。若迁延日久,结胸之证,无一不俱,一见烦躁,则上热已极,阳根尽泄,虽不下而亦死矣。

若轻者,名为小结胸,亦在心下,但按之则痛,与大结胸之不按亦痛异,脉候浮数滑,与大结胸之寸浮关沉异。此亦湿热郁蒸之病,宜小陷胸汤,黄连清其热,半夏降其逆,栝蒌涤其痰也。

【51】大陷胸丸 四十三

大黄半斤 葶苈子熬,半升 芒硝半升 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禁如药法 禁忌如常。)

【53】小陷胸汤 四十四

黄连一两 半夏洗,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脏结

结胸与脏结不同,结胸者,阳明之病,其证不按亦痛,按则痛剧难忍,寸脉浮,关脉沉,是上热而下寒也,脏结者,太阴之病,状如结胸,其实乃太阴胸下结硬之痞证而无上热者也,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其脉寸浮关沉,亦如结胸,但关则小细沉紧。腑阳颓败,脏阴牢结,究与结胸脉殊。若舌上白胎滑者,其病难治,盖舌为心窍,白为肺色,心火既衰,肺津瘀浊,胶塞心宫,故舌起白胎。胃土燥热,则胎黄涩,肺金湿寒,则胎白滑也。

若胁下素有痞块,连在脐旁,痛引少腹,而入阴筋,缘土湿木郁,筋脉短急,故牵引作痛。肝主筋,脉自少腹而络阴器,其经络如此也。此其土败木贼,中气磐郁,四维不转,是名脏结。结而不解,必死无疑也。脏结之证,阴胜则寒,阳复则热,寒为死机,热为生兆。阴阳相抟,多见烦躁。复之过者,邪热内燔,亦有下证。若绝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人反静而不躁,舌上胎滑者,是为纯阴,不可攻也。

 

误下诸变

太阳经病未解,而遽下之,其脉促而不结胸者,经中阳气,内为阴格,外为邪束,不能通达,是以脉促。而既不结胸,则表阳未陷,经气郁发,必当作汗,此为欲解也。若寸脉浮者,阳为阴格,不得下通,必结胸也。脉紧者,表阳被郁,邪火上炎,必咽痛也。脉弦者,下伤脾胃,木气不舒,肝胆之脉,布于胁肋,必两胁拘急也。脉细数者,浊阴上逆,微阳浮升,必头痛不止也。脉沉紧者,表邪外束,胃气上逆,必欲呕也。脉沉滑者,肝木不升,郁动于下,必协合外热而为泄利也。脉浮滑者,乙木郁陷,疏泄失藏,必下血也。

盖木司营血,其性上升,木气不达,郁勃动荡,乃见滑象。滑而沉者,病在于脏,故主下利,滑而浮者,病在于经,故主下血。肝脉在左关,若郁于土中,则诊见于关,郁于水内,则诊见于尺矣。

 

误下脾陷

太阳病二三日,方传阳明、少阳之经,乃但欲起,不能卧,烦躁如此,其心下必结。以邪逼阳明,经气不降,少阳无下行之路,二气痞塞,故胃口结滞,阳明、少阳之脉,必见弦大。若脉微弱者,此阴盛阳虚,本有寒邪在下也。寒则宜温,乃反下之,当脾陷而为泄利。若利止,必胃逆而为结胸。若泄利未止,四日见其外热,以为内热,复误下之,则阳根上泄,外热不退,而内寒下利,永无止期,此作协热利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伤寒说意 总目录
卷二・太阳经坏病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提纲 (卷三)
太阳坏病结胸证 (当前页面)
卷四・阳明经
提纲 (卷四)
阳明初病葛根汤证
阳明腑证
亡津便燥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风寒原委
  2. 阳明少阳合病
  3. 少阴里证
  4. 咽痛
  5. 痛满吐利
  6. 拼音索引
  7. 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
  8. 太阳坏病痞证
  9. 少阳连太阳经证
  10.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