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育婴家秘 -- 卷之三

咳嗽喘各色证治

书名:《育婴家秘》  作者:医法圆通

风寒乘外从虚入,肺主皮毛先受邪,

气逆上冲成咳嗽,绵延转变入他家。

按钱氏论咳症云:八九月间,肺气大旺,其病乃实,以葶苈丸下之;十一二月间咳者,乃伤风寒咳嗽也,或以麻黄,或以甘桔汤;五、七月间,身热痰甚吐乳者,以褊银丸下之,有吐青绿水者,以百祥丸下之。虚者,阿胶散补之。后人信之,得治咳大法不过如此。愚窃有疑焉。仲阳先生着论立方,仲景之下,一人而已。仲景之治伤寒,在表则汗之,在里则下之,在半表半里之间则和解之。小儿咳嗽,皆自风寒得之,岂无在表里之可发散者乎。八、九月间咳嗽者,岂专可下之乎。观其下药,非牵牛、巴豆,则铅绿、轻粉也。如此峻利之剂,幼小娇弱者,岂能胜之乎。欲治其肺,先损其胃,岂有不误入者乎。是书也,皆出于阎孝忠之笔,恐非先生法也,或曰有之,吾亦不敢用矣。今采诸贤之论,分三法于下。初得之,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内经》曰:皮毛者,肺之合。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得从其合,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充塞咽嗌,故令咳也。乍暖脱衣,风邪从背肺俞穴而入,面赤唇红,气粗发热,咳来痰鸣。或因汗出未干,遽战冷水者,眼胞微浮,额汗痰鸣,如此数者,当以鼻中辨之。因乎风者,则鼻流清涕,有汗,宜参苏饮主之。因于寒考,则气塞气促,声浊无汗,以麻黄汤主之。

参苏饮治:四时冒风寒,头痛发热,咳嗽痰壅。

人参、茯苓、枳壳、半夏、前胡、桔梗、苏叶、葛根、陈皮,等分。甘草,减半。

[口父]咀,葱姜引,温服,取微汗。

加味麻黄汤:治肺感风寒,痰涎咳嗽。

麻黄、苏叶、桑白皮、蜜炙,等分。甘草,减半。

加茯苓、陈皮,名华盖散,其功同。[口父]咀以煎服,得汗咳止。

身热而渴者,加知母、石膏。

百部丸:小儿未一岁,不能服汤药者,以此代之。

百部、麻黄各三钱 杏仁去皮尖,四十粒

以水略煮,又各取末,和匀,蜜丸,皂角子大,温水化二、三丸。

此以上初治之法。

凡咳嗽,发热后不止,或有未发散,看其兼症,以法治之。

咳嗽气上逆,顺嗽有痰者,此肺咳也,宜清肺饮主之。喘甚者,葶苈丸下之。方见肺脾脏。

清肺饮:治肺气上逆咳嗽。

前胡、去芦、柴胡、荆芥、桑白皮、蜜炒,炙甘草、枳壳,各三分。知母、贝母、薄荷、茯苓、桔梗、紫苏、阿胶(炒)、杏仁(去皮,另研)、天冬,各五分。

散,用乌梅同煎,去渣服。

咳,喉中介介有声,面赤发热心烦,或咽喉痛,声哑者,此肺病兼见心症也,以清宁散。咽喉痛,宜清心汤加桔便。方见诸热。心闷惊悸者,以钱氏安神丸主之。方见心脏。

清宁散:治咳嗽心肺有热者,宜小便利出之。

桑白皮(炒),葶苈(炒),赤茯苓,车前子,栀子仁,等分。甘草(炒)减半。

细末,每服半钱,姜枣煎服。

咳嗽面黄,痰涎壅塞,或吐痰,或吐乳食者,食少喜卧,此肺病见脾症也。大抵咳嗽属肺脾者多,肺主气,脾主痰也。

橘皮汤:治咳嗽痰甚,呕吐者。

半夏(洗),五钱。茯苓,陈皮,各三钱。细辛,人参,旋覆花,一钱。青皮,桔梗,枳壳,炙甘草,各二钱。

为散,入生姜,水煎服。

玉液丸:化痰涎,止咳嗽,此家传治小儿咳嗽者。

寒水石炼(研,取末),二两半。夏泡七次(研),七钱半。枯矾,三钱。

为极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飞罗面糊丸,黍米大,淡姜汤下。

咳嗽痰涎壅塞,搐咳不转,瞪目直视,此肺病兼肝症也,不治则发搐,宜豁痰丸主之。转者,琥珀抱龙丸主之。方见家传三法。

豁痰丸:咳嗽痰涎壅塞通用。

南星,三钱。半夏,二钱,二味切片,用浓皂角,水浸一宿,取出焙干为末。白附子,五灵脂,白僵蚕(炒),细辛,枯白矾,各一钱。全蝎,三分半。

为末,皂角浓汁,煮面糊丸,黍米大,姜汤下。

咳嗽久不止,吐痰涎水,此肺病兼肾症也,宜大阿胶丸主之。

大阿胶丸

阿胶(炒熟),地黄,白茯苓,五味子,山药,各一两。贝母,百部,柏子仁,破故纸,桂心,杜仲姜汁(炒),麦冬(焙干,末),各半两。人参,沉香,各二钱。

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紫苏汤下。

凡咳嗽有热者,宜东垣凉膈散加泻白散主之。大小便不利者,加大黄、风化硝;咳嗽气盛者,宜加减苏子降气汤。

加减苏子降气汤

真苏子,半夏曲,炙甘草,前胡,陈皮,厚朴(姜汁炒),肉桂(去皮),大腹皮,桑白皮,各等分。

煎服,兼治面浮肿。

咳嗽痰甚者,轻者,玉液丸;壅塞者,沉香化痰丸①。

沉香化痰丸

青礞石(硝煅金色),枯白矾,猪牙皂,炙南星(泡),半夏(洗),白茯苓,陈皮,各三钱。枳壳(炒),黄芩,各一钱半。沉香,五分。

共细末,姜汁煮神曲糊为丸,黍米大,薄荷汤下。

咳嗽声不止,口鼻出血者。此气逆血亦逆也。只宜止咳为主,加味②人参款花膏主之。

人参,五味子,大冬,麦冬,款冬花,贝母,桑白皮(炒),阿胶(炒),各一钱。黄芩,黄连,炙甘草,枯梗,当归,各一钱半。

炼蜜丸,圆眼大③,每服一丸,陈皮汤化下。以上中治之法也。

①沉香化痰丸:原作“沉香丸化痰”。据忠信堂本改。

②加字下原脱“味”,据忠信堂本补。

③圆眼大:忠信堂本作“如龙眼大”。

调理之后,其咳不止,此肺虚也,只以补肺为主。钱氏阿胶散。方见肺脏。

然补肺不补脾,非其治也。虚则补其母,脾为肺之母也。况病久者,胃气亦虚,尤宜补其胃气也,用人参五味子丸主之。

人参五味子丸

人参,五味子,桔梗,白术,白茯苓,

炙甘草,熟地黄,当归,各五钱。地骨皮,前胡,桑白皮,枳壳、炒,黄芪、炒。陈皮、去白,柴胡,各三钱。

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或三丸,姜枣汤化下。

久咳不已经验方,名提金散。此劫剂也。用:

罂粟壳(水润去其筋膜,晒干),二两。乌梅(择肥者,水洗,去烟①,取肉,焙干),七钱。甘草,陈皮(去白),各七钱。苏州薄荷叶,二两。

蜜丸,圆眼大②,卧时令噙化一丸,妙。

以上为末治之法也。

久咳须防百中,痰涎作搐类多凶,

胸高其状如龟壳,咳血无忧只伯浓③。

①去烟:忠信堂本作“去核”。

②圆眼大:忠信堂本作“如龙眼大”。

③浓:忠信堂本作“脓”。

小儿百日内有痰嗽者,谓之百嗽,或因出胎之时,暴受风寒,或因浴儿之时,为风所袭,或因解换褓裳,或出怀喂乳,皆风邪之自外入者也。因乳脉涌出,吞咽不及而错喉者;或因啼哭未定,以乳哺之,气逆呛出者,此病之从内出者也。皆能为咳。如前汗下调理之剂难其服之,盖胃气方生,恐药伤也,故曰小儿百咳难治。

如上百咳者,一岁及三岁者加以痰涎壅塞、逆气冲并、以致发惊搐者,多不可治。盖小儿无知,痰在咽中,不会吐吞,往来自任放也。将作搐者,急进朱砂膏,以降去之,搐止者吉,频搐者凶。故头摇者、目带上视者、闭目呻吟者、手足摆舞者、肩息胸突者、喉中痰鸣者、口噤不乳者、喘不休者、手足冷者、咬牙者,皆死也。

久咳不止,胸高骨起,其状如龟者,谓之龟胸,此肺热也。

天冬(去心,焙杏仁去皮尖,微炒),百合(水洗),木通,桑白皮(炒),葶苈(隔纸炒),石膏各等分

蜜丸,芡实大,服一丸,紫苏汤下。

嗽者吉,如龟胸已成,乃终身之痼疾也。

久嗽不止,咯唾血者,如前治之,唾脓血腥臭者,此肺痈也,多死。欲治此者,无如桔梗汤

桔梗,当归,贝母,瓜萎汉,防已,甘草(节),杏仁(炒),百合,枳壳(炒),薏苡仁,黄芪,桑白皮(炒),加玄参,等分,生姜煎,频服。

有热,口干燥,加黄芩;大便秘,加大黄;小使赤少,加木通。

 

气喘绵绵自肺生,有寒有热有痰浞,

寻常哮喘无他虑,病笃应喘嫌急添。

《内经》曰:诸气郁,皆属于肺。喘者,肺气之郁,逆而上行也。有因感寒而得之者,必恶寒发热,面赤唇红,鼻息不利,清便自调,邪在表也,宜发散之,用五虎汤主之。内有寒痰者,芎蝎散

五虎汤

麻黄、七分,杏仁(去皮、尖),一钱。甘草,四分。细茶(炒),八分。石膏,钱半。

前服。

有因热而得之者,必口燥咽干,大小便不利,宜葶苈丸下之。有因宿痰而得者,必痰涎壅上,喘息有声,以千缗汤主之。

千缗汤

半夏、七个(汤泡、七次)。甘草(炒),一寸。生姜、一指。皂角,一寸。

[口父]咀,作一服煎。

以上皆素无而是有者也。

素有哮喘之疾,遇天寒暄不常,犯则连绵不已,发过自愈,不须上方。但人有苦于此,必欲治之,可预为之防也。有一发而吐痰涎者,宜服补肾地黄丸,加五味子、破故纸(炒〕。方见肾脏。有发而不吐痰涎者,宜丹溪治痰喘方

南星,半夏,人参,瓜萎,香附,陈皮(去白),皂角炭,萝卜子,

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切不可轻听时医,妄用砒信有毒之物。

临时宜用九宝汤,此带治经年喘嗽,屡验。

麻黄(去节),陈皮(去白),薄荷,各五分。辣桂,紫苏,桑白皮(炒),大腹皮,杏仁(去皮尖),各三分。炙甘草,六分。

锉,乌梅、生姜、童便少许,煎服。

小儿胸膈积热大喘者,此肺胀也,名马脾风,用牛黄夺命散主之。方见惊风。

又方用:

甘遂,一钱。雄黄,五分。

每服五分,新汲水五七匙,清油三点调下,吐痰后喘定。

大抵喘着,恶候也。有因利下而愈者,亦有因利下而殂者;有数年病痼而自习者,亦有因他痰火而不救者。如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自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着,不治。诸有笃疾,正气欲绝,绝时邪气盛行,多壅逆而为喘也。

 

诸疳

荣卫皆从水谷生,衰水减便成疳症①,

只因饥饱失调理,肥瘦空将四诀记。

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十六岁以上,其病为疳痨② 皆血气虚惫,脾胃受病之所致。同出而异名也。盖胃者,水谷之海也,水谷之精气为荣,荣者血也;捍气为卫,卫者气也。气以之,充皮毛,肥腠理者,气也;以濡之,润皮肤,美颜色者,血也。故水谷实者无病,水谷少减者病,水去谷亡则死矣。凡病疳而形不魁者,气衰也;色不华者,血弱也。气衰血弱而脾胃伤,则水谷少矣,疳之生于脾胃也,明矣。盖小儿脏腑娇嫩,饱则易伤乳食。二者失常不成疳者,鲜矣。疳皆饮食不调。肥甘无节而然,或婴儿厥乳,粥饭太早,或二三岁后,谷肉菜果恣其欲,则肝已伤③,得因而大饱,停滞中焦,食久成积,积成疳,或因取积,转下太过,耗散胃气,或转下之后,又伤食,一伤一取,重亡津液,疳之病起于积者也。或因大病之后,吐泻疟痢,乳食减少,脾胃失养,气血益虚,此疳之生于大病之后者也。其候头皮光急,毛发焦稀,腮缩鼻干,口馋唇白,两眼昏烂,揉鼻揉眉,脊耸体黄,斗牙咬甲,焦渴自汗,尿白泻酸,肛胀肠鸣,癖结潮热,酷食瓜果、碱、炭、水泥者,皆其候也。

①衰水减便成疳症:忠信堂本为“水衰谷减成疳症”。

②疳字下原脱“痨”,据忠信堂本补。

③肝已伤:忠信堂本为“脾已伤”。

按:钱氏云大抵疳病,多辨冷热、肥瘦。其初病者,名肥热疳。病久者,多瘦冷疳。冷者,木香丸;热者,黄连主之。斯言也,亦其让人附会之误也。故杨氏云疳之为病,皆虚使然。其热,有虚中之热;冷者,虚中之冷。治热不可妄泻过凉,治冷不可妄补过温。积温成热,积凉成冷,当识此意。今木香丸内,槟榔、续随子乃下虫转下之剂,岂久病者可服乎。吾为之解曰:凡病得于伤食之后者,其病虽虚,宿食犹存,此受有余之病,曰肥热疳。得于大病之后者,正气已伤,此为不足之病,调之曰瘦冷疳。热者直加减集圣丸,冷者宜加减肥儿丸。

加减集圣丸:治肥热疳。

黄连,干蟾(烧存性),各一钱。莪术(煨),青皮,木香,砂仁,当归,使君子肉,夜明砂,五灵脂,神曲(炒),山楂肉,各一钱半。

用粟米糊为丸,黍米大。量儿大小加减,米饮下。

如未至成疳者,只服祖传保和丸。方见脾脏。

加减肥儿丸:治瘦冷疳。

黄芪,炙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青皮,当归,川芎, 白芍,鳖甲(九肋),醋炙。使君子肉,黄连,干蟾(烧存性)。木香,等分。

另取山药煮,糊丸,黍米大。量儿加减,米汤下。

如未成疳者,只服肥儿丸。方见家传三法。

凡有疳热者,不可妄用推摩掐法,吾见杀儿多矣。

不问诸疳,总属脾胃无津液致赢疲。只将集圣丸为主,随症从权加减。

大抵疳之为病,皆由乳食过饱;或因无乳而以他物饲之;或因病后,被食所伤,于脾胃一家有积,不治,传之他脏。亦有儿饥食少,或病后食少,脾胃亦虚,五脏六腑皆无所禀,乃成五疳之症。治此者。只以脾胃为主,集圣丸主之。其有五脏兼症,或因他病变成疳者,各视其症,从权加减,不必多求方法也。

集圣丸不问冷热诸疳病,皆治之。此浩疳之神方也。

芦荟,五灵脂,夜明,砂陶,砂仁,陈皮,青皮,莪术(煨),使君子肉,木香,当归,川芎,各二钱。黄连,干蟾(炙焦),各三钱。

用猪胆一个,取计和药,粟米糊丸,黍米大,服三十丸,米饮下。

病有咬牙舒舌,去上生疮,爱饮冷水,唇红面赤,喜伏地而睡,此心疳也,又名惊疳,前方去莪、缩、青、陈、芎、木香六味,加生地、白茯苓、胆南星各二钱,甘草(炙)、朱砂(水飞)各一钱。目生眵泪,发际左脸多青,或目生白膜,泄痢夹水,或如青色,此肝疳,又名风疳。前方去莪、缩、陈、木香四味,加龙胆草、山栀仁、防风、天麻、蝉蜕各二钱。青黛一线半。

病爱吃泥土冷物,饮食无度,身面俱黄,发稀作穗,头大项小,腹胀脚弱,间或酿泻肌瘦,昼凉夜热,不思乳食,此脾疳也,又名食积疳。宜前方主之。

病鼻下赤烂,手足枯细,口出腥气,或作喘咳嗽,右腮[白光]白,名肺疳;宜前方去莪术、缩砂、青、芎、木香五味,加桑白皮(焙)、桔梗、炙甘草、紫苏叶、阿胶(炒)各二线。为丸,外用兰香叶(烧灰)一钱,铜青五分,轻粉二钱半。细末,贴鼻下赤烂处。一方用熊胆泡汤,笔蘸洗鼻中。

病两耳内外生疮,脚如鹤膝,头缝不合,或未能行,或齿生迟,或齿缝臭烂。传变作走马疳之例,名曰肾疳。前方去莪、缩、陈、木香、五灵脂六味,加泽泻、茯苓丹皮、山茱萸、山药各二钱,地黄(焙)三钱。为丸。外治两耳前后赤烂,用:黄丹、煅赤色,枯白矾,绿豆粉,各一钱。研末搽之,或以唾调亦可。

又方治牙疳

取尿桶内白茎①、刮起新瓦上火煅过,五分。鼠妇,七枚。文蛤内虫,二分。枯规,半分。未,效。

病积成疳,又复伤食,其症形在腹紧,时发潮热,羞与人见,见之则哭,依前方去芦荟、五灵脂二味,加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曲、枳实(炒)、厚朴(炒)、神曲(炒)、麦芽(炒)、鳖甲(醋炙)、三棱(煨)各二钱为丸。

痢有泻久不止,胃虚成疳者,此疳泻也。宜前法去芦荟、莪术、五灵脂三味,加人参、白术、茯苓、肉豆蔻(煨)、诃子肉各二钱。粳米糊丸。如先病疳,又病泻者,宜先止泄,用钱氏异功散加白芍、河子肉、豆蔻、干姜(炙)各等分,山药作糊丸服,待泻止,又取治疳泻本方。

病痢久不止,胃虚成疳,此痢疳也。以前方去芦荟、莪术、青皮、五灵脂四味,加河子、石莲子各三钱,粳米糊丸。如先有疳病,复病痢者。以治痢为主,宜和中丸。方见后痢门。痢止,再服本方治疳痢②。

①茎:忠信堂本作“垢”。

②再服本方治疳痢:忠信堂本为“再服治疳方”。

病疟末已,胃虚成疳者,此必有癖,谓之疳疟,宜前方去芦荟、五灵脂二味,加黄芪(炙)、人参、鳖甲(炙)、柴胡。半夏、神曲、三棱各一钱,粳米糊丸。如先病疳又病疟者,用平疟养脾丸,与前方相间服之。

病惊后成疳者,即心疳肝疳也,宜前方。但疳病变惊风者,调之慢脾风,难治。如肿胀者,此疳之外候,即脾疳也;咳久成疳者,肺疳也;疳痍成疳者,此肾疳也。各有本方。

脑疳着,头皮光急,满头饼疹,脑热如火,发结如穗,遍身多汗,腮肿囟高,令儿眼痛。其病在肝,宜前方去莪、缩、青、陈、木香五味,加胆草、川芎。升麻、羌活、防风各末二钱,猪胆汁浸烂糊丸,薄荷汤泡下,外用鲫鱼胆满鼻中,连三五日,甚效。产妇月中多忿,会儿有此。

瘠疳者,虫食脊膂,发热羸黄,积中生热,烦渴下痢,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齿,或十指皆疮,频啮爪甲,宜前方去莪、缩、青、陈、归、芎六味,加苦楝根皮(白者),绿色贯众、芜荑、槟榔各二钱,为末。名安虫丸。

盖五疳成有停食成积,积外成虫,或如丝发,或如马尾,多出于头项腹背之间,黄白或赤者可治,青黑则难治也。按歧伯云:三伏内用桃柳枝煎水浴儿,于午时当日中,灸儿尾翠骨上三寸陷中,三壮后用青帛拭之。有见疳虫随汗出也,此法甚效。

蛔疳者,皱眉多啼,呕吐清沫,腹中乍痛,中则成聚,肚腹青筋,唇口紫黑,肠头吃痒者是也。蛔虽食虫,虫不可动,从口鼻出者,难治,用下虫丸。方见虫痛。轻者,前安虫丸主之。

病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是为丁奚;虚热往来,头骨分开,因食吐虫,烦渴呕哕,是为哺露。是为疳病之状也,宜集圣丸主之。

病无辜疳者,脑后项边有核如弹,按之随动,软而不痛,其间有虫如米粉,不速攻之,则虫随热气流散脏腑,淫蚀精血,以致遍身痈疮,便利脓血,壮热羸瘦,头露骨高,幼科书中称是妖鸟之毒,此或有之,亦客忤中恶之类耳。天地间游魂为变之气甚多,不但妖鸟也。宜刺其核,用紫金丹涂之,内服前方去莪、缩、五灵脂三味,加人参、黄芪(炙)、鳖甲(醋炙)、槟榔二钱共末,取青蒿自然汁煮,飞罗面为丸,米饮下。

病疳热者,脾胃虚弱,阳浮于外,气不归元,只以补脾胃为主,使阳气收敛,热自退也。参苓白术散主之,多服佳。见脾脏。

病疳渴者,此胃气下陷,津液不生,故渴也。宜补其胃气,使清气上升,津液渐生,渴自止矣。七味白术散主之。见泄泻。多服佳。

病走马疳者,虫也,一名[匿虫],谓匿于脏腑之间不见也。以走马名者,齿属肾,肾主虚,才受热邪,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状如狐[或虫]、伤寒唇疮之证。初作口气,名曰臭息;次第齿黑,名曰崩砂;盛则断烂,名溃糟;热血迸出,名曰宜露;甚者占皆脱落,名曰腐根。其根既腐,纵得全活,齿不复生。外证脑热肌削,手足如冰,寒热时来,滑泻肚痛。口臭干渴,齿龈生疮,爪黑面曛,身多疮疥,疮疹之后,多有此病。不可救者,毒归于肾故也。宜服加味清胃汤

黄连,当归,升麻,生地黄,丹皮,白芷梢,等分,细辛,减半。

噙,漱,咽之。

外用烧盐散

用:像斗子不拘多少,择两个入盐满壳盖。作一合,或十数个,安在火内,和盐烧透,取放地上,退火毒,以碗盖定存性,侯冷,入麝香少许,乳内擂极细,先用盐汤洗疮上,后以敷之。

又方治走马疳,蚀透损骨,用:

天南星一个,当心剜坑,安雄黄一块在内,以面裹煨,候雄黄作汁,以碗盖定出火毒,去面,入麝少许,为细末,搽疮甚验。

或发满腮,鼻穿牙落,饮食不进,气促痰鸣,乃不生之症也。

儿方周岁,母腹有孕,乳汁成毒,敛郁小儿神气,亦致骨主赢,是为病,宜龙胆汤主之。

龙胆草、微炒,钩藤皮,柴胡,桔梗,赤芍,川芎,茯苓,甘草炙,大黄、湿纸煨。各等分。人参,减半。

井水煎服。

仍以夜明砂不拘多少,红炒作袋盛之常佩。

 

霍乱

霍乱无嫌吐泻频,绞肠干痛腹中寻,

治其吐泻多寒热,干痛须防喘与惊。

霍乱之病起于仓卒,多因失食伤寒,阴阳乖隔,上吐下泻,而躁烦闷乱也。人有三焦,上主纳水谷,入而不出;中生腐化水谷,流行脏腑;下焦立分别水谷,出而不入。上焦者,上冒脘也,邪在上焦则吐。下焦者,下胃脘也,邪在下焦则泻。中焦者,中胃脘也,邪在中焦则上吐下泻。霍乱者得吐泻,则邪气上下得出,无苦也。陈出尽,吐泻自止。不吐不泻者干霍乱,又名绞肠沙,其病因胃邪气无从出也。若加喘满惊搐者,十不救一。其吐泻着,须分寒热,主治大要断其乳食,恐增痰也,故霍乱饮米汤必死。霍乱吐泻,宜用藿香正气散主之。方见感冒四气。

其先泻后吐者,乃脾胃应食①,故先泻白水,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滞,此为冷也.宜补温之,钱氏益黄散方见脾脏。及理中汤加霍香、木瓜主之。

①脾胃虚食:忠信堂本作“脾胃虚冷”。

理中汤:治霍乱吐泻,水谷不化,手足厥冷。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煨),各等分。加藿香,木瓜。

[口父]咀,水煎服,或为末①,蜜丸,芡实大,米饮化下。霍乱姜汤送下。

其先吐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故促唇红吐来面赤② 。渴饮水浆,脉洪而数③,此为热也,宜和解之,五苓散加霍香主之。

①[口父]咀,水煎服,或为末:原作“那咀,水煎,为未”,据忠信堂本改。

②故促唇红吐来面赤:忠信堂本为“故唇红面赤吐沫”。

③而字下原脱“数”,据忠信堂本补。

五苓散:治小儿霍乱吐泻,躁渴饮水。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加藿香。

上末,水煎。

其于霍乱不得吐泻者,有盐汤吐法最佳。但小儿必待探吐之,或以针刺手十指甲缝令血出,或于委中刺血,皆良法也。

或发惊搐,或腹胀气喘者,皆死候也,急用:

枳实一枚,锉。制半夏一枚、劈破。黄连三分,切细

用水煎汤,人甘遂末五厘,沉香磨水一匙,和匀灌之。

得吐住后,进合香丸。

病素有积者,发则吐泻不止,非霍乱也。宜下之,脾积丸主之。方见积聚。

 

呕吐

小儿呕吐有三因,因热因寒因食停,

药食难尝成格拒,吐多清水是虫名。

幼科云:小儿呕吐大概难举,有寒,有热,有食积。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于食积者。故呕之病多属于胃也。又有溢乳,有[口见]乳,有呕哕,皆与吐相似,不可以吐泻治之。又有格拒者,有虫者,当仿法外求之。大抵小儿呕吐,莫如节乳。节者,减少之谓,非断其乳食也。呕吐多渴,勿急饮之。水入复吐,终不得止,必强忍一二时,而后以薄粥与之,吐自止矣。

按:刘河间论吐者分三焦,此言甚善。如食人即吐者,有积在上焦胃脘也。上胃脘在咽喉之下。太仓之上口,名曰贲门。食方下咽被积,堵塞不得入胃,故吐出也,宜瓜蒂散吐之。此在上者,因而越之。吐,是用吐法,使积去,乳食得入也。如食入,少顷吐出者,有积在中焦胃脘也。中胃脘,太仓下口之上。小肠上口之上,名曰幽门。饮食入胃,不得入于小肠,故转而上出则吐也。吐出皆完谷未腐熟者是也。如食半日后复吐着,此积在下焦胃脘也。下胃脘在小肠下口之下,大肠上,名曰阑门。有积壅塞,传化不去,复转向上出为吐,吐多糟粕之物是也。此二吐并宜下之,去陈菀物,使肠胃之气得通,水谷之物得行,吐自止矣。丁香脾积丸主之。方见前伤寒。

瓜蒂散

瓜蒂,炒黄,君。赤小豆,臣。

共末,每少许,淡豆豉煎浓汤调服,量儿加减。

寒吐着,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有汗出,脉息沉微,宜温中消食,轻者胃苓丸,煨姜汤,研碎服之;不止,用理中丸加藿香;如诸药不止,以参香散治之。

参香散:治小儿胃虚作吐,诸药不止者。

人参,沉香,丁香、去丁。藿香叶,木香,等分,细末

木瓜汤调下。

如服以上药并乳食不得入,入则吐者,此阴盛格阳。谓之格拒也。宜理中切成剂,用猪胆汁、童便各少许,拌药炒焦,煎服即止。《内经》曰:热因寒用之法,益阴寒气太甚,阳热之药难入,故理中汤温热,用胆汁、童使之寒凉与之服,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入咽之后,阴体渐消,阳气乃发,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此仲景之秘论也。

热吐者,面赤唇红,吐次少而多出,乳片消而色黄,遍身热甚而烦躁。夏月多此证,宜胃苓丸,用向东陈壁土一块,杵细炒热,入水煎数沸,澄清,将丸研服。不止,用黄连、厚朴(炒)、藿香等分,香薷①加倍,水煎服。吐久不止,用理中汤煎热,调天水散冷服,即止。

食积吐者,眼胞浮肿而微黄。足冷,热日轻夜重,或吐酸馊之气,或吐黄水.或吐青痰,脉弦实而滑,此有宿食也。直下去其积乃止。脾积丸主之。

伤乳吐者,才哺乳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食无度,脾胃嫩弱,不能运化。譬如,小瓶注水,满则溢出也,宜节其乳自止。[口见]乳者,时时吐乳而不多,似吐非吐,非吐是吐,此胃虚吐也,参香散主之。

溢乳者,调乳多而溢出,非真吐乳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矣.百日内小儿多有之。盖身小身软,不能自立,必待母拥抱之。苟有倾则,乳即溢出。譬瓶注水,瓶侧而水出矣,不须治之。

嗽吐者,必待儿嗽定而后乳也。或嗽未定,以乳哺之,其气必逆,乳不得消,化而为痰。痰气变塞,嗽不得转,故嗽而吐乳也,宜玉液丸,姜汤下。

小儿初生,三日内吐者,钱氏方用白饼子下之,误也。初生小儿,出离母腹,惟乳可食,安可当此毒药也。此由拭口不尽,使恶秽之物损其胃气,只用丁香一小粒,去苞,陈皮一分,木瓜一分,共研细末,每半分,乳调纳儿口中,令自咽,用煎皆是②。

呕哕者,有声无物也,不问大小,但病久危困呕秽者,不治。经云:木陈者,叶必落;弦绝者,声必嘶是也。

蛊者,腹有虫,时作酸痛,痛则吐清水涎沫,宜下之。

下虫丸

白苦楝根皮(酒浸,烙),绿色贯众,木香,桃仁(去皮、尖),芜荑(焙尖),槟榔,各二钱。鹤虱(炒),干蟾(炙焦),各一钱,轻粉五分,使君子肉,五十枚。

上末,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俟天明,先以肉汁味臭鼻内,使香闻鼻中,即仍③肉汁下丸。

①香薷:原作“香藿”,据忠信堂本改。

②皆是:忠信堂本为“亦可”。

③仍:忠信堂本为“仍以”。

 

tags: 咳嗽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育婴家秘 总目录
卷之二
搐后余症
惊风诸证
卷之三
冶诸热证
咳嗽喘各色证治 (当前页面)
积聚证治
泄泻证治
痢疾证治
卷之四
疟疾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疟疾
  2. 诸汗
  3. 治鼻
  4. 头病
  5. 胎疾
  6. 癖病
  7. 急慢惊风
  8. 虫痛
  9. 冶诸热证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