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教科书 > 中国医学通史 --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篇

医近代学教育

书名:《中国医学通史》  作者:

 

清末时期的医学教育

我国近代西医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晚清时期:(1840~1911)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这一时期处于满清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同时帝国主义以医药作为侵略工具,将西方医药学知识传入我国,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二、北洋政府时期:(1911~1927)我国没有完善的医学教育系统,在华教会设立的医学校由各教会系统所管辖,不受北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辖。这一时期颁布了医学教育的学制、章程等,主要是抄袭国外尤其是日本的学制,同时加入了中国体制的内容,规定了修业年限与必修科目,为其后医学教育的现代化准备了条件。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8)南京政府成立后,确立了卫生行政体制。1929年12月教育部与卫生部共同组织成立医学教育委员会,对医学校的学制、课程、考试办法等拟定标准。这一时期系统地吸收了西方医学与教育的内容,新教育体制确立,各式新形医学校纷纷出现,开始进入近代医学教育体制。

一、早期西医人才的培养

1900年以前,西医人才的培养与教会医院有密切关系。传教士医师为了医疗上的需要,在医院或诊所招收中国学徒,教以浅简的医学知识,目的是训练担任护理助手工作,所以早期的西医教育是在医院内,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

19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的皮尔逊医生来华后,在广州、厦门设立医药局。1806年开始招收华人学医。1837年伯驾在眼科医局招收学徒,关韬在伯驾手下学习,是我国最早学习西医者。此后各教会医院陆续开始招收学徒。据1887年尼尔调查,当时教会医院培养的生徒数量很少,在60所教会医院中,有39所兼收生徒,其中有5所招生人数超过10人,其余为2~6人,当时已毕业的约300名,肄业生约250~300名。这种学徒式的训练方法成效不高,很难算得上是正规的医学教育,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不能满足当时医疗上的需要。

二、教会医学校的设立

由于西医基础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欲将西医全部内容教授给学生,即将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在中国介绍、宣传、学习,师徒的传授方式已不适宜。同时,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华的传教医师和专职医师日见增多,设立学校,开展系统的西医教学在客观上具备了条件。在华的各教会组织为了使西医知识的传授纳入正常轨道,开始设立医学校。

最早的教会医学校博济医学校。成立于1886年。继博济医学校后,1884年美国安立甘会于抗州成立广济医学校。1887年英国伦敦会于成立爱丽斯纪念医院,并于同年8月成立医学校(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第一届有两名毕业生,其中之一是孙中山先生。1889年南京成立斯密纪念医院医学校。1890年济南成立济南医学校。1891年美国监理会在苏州成立苏州女子医学校。1894年成立苏州医学校(苏州女子医学校并入,1910年停办)。1896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设立医科。1899年,美国长老会在广州成立夏葛女子医学校。1903年,上海成立大同医学校,1917年并入齐鲁大学医学院。1904年,耶稣会成立震旦大学,1909年迁至上海并建立医学院(1952年合并于上海第二医学院)。1904年,英美教会在济南成立共和道医学堂,1917年改组为齐鲁大学医学院。1906年,英美教会在北京联合创办协和医学堂,1915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罗氏基金会)及罗氏驻华医社接管,1908年,成立北京协和女子医学校;1923年合并于齐鲁大学医学院;汉口成立大同医学堂,1917年合并于齐鲁大学医学院;南京成立金陵大学医科。1909年,广州成立赫盖脱女子医学专门学校;汉口成立汉口协和医学校;1910年,南京成立华东协和医学校。

20世纪以前,教会所主持的西医教育,无论是过渡形式的教学,还是初具规模的医学校,教学格局基本类似,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一般的学制为3~4年,后期增至5年。课程设置有化学、生物、物理、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和药物学,教学内容集中在生理、解剖、化学、外科和药物学,并且以实用性为主,以中国社会流行且中医较难医治的疾病为教学重点,临床教学集中在皮肤科、眼科及儿科。关于教学体制,当时受英美教学体制影响,尤其受英国爱丁堡医学院的影响最大。那时在华的许多著名传教医师如德贞、马根济等都是来自爱丁堡。中国有相当部分留学生,如最早的医学生黄宽即毕业于爱丁堡医科。这一时期中国的西医教育初具规模,开办的学校招收的学生人数不多,但其教育形式,内容和质量与欧美的教育水准相比较差距并不很大。

三、中国人自办的医学校

开设同文馆我国仿效西洋自办医学堂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出于“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欺蒙”的想法,于1862年(同治元年)6月在北京设立同文馆,1867年,同文馆开设“科学系”,逐渐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1871年设立生理学和医学讲座。经美国传教医师丁韪良(MartinWAP.1827-1916)的推荐,同文馆聘德贞为第一位生理学教习。后又设立过医学班。所以一般认为,中国官办的西式医学堂迄自同文馆。然而,同文馆的医学教育最初只是讲堂讲授,没有实习。至19世纪80年代以后,改进教育方法,规定学生每周到北京教会医院实习;延聘社会上有声望的传教医师,以加强师资力量,同文馆的医学教育标准不断提高,并且逐渐系统和正规化。直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同文馆解散,被分为二部分,即译学馆和医学实业馆,后者于1903年并人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增设医学实业馆

鸦片战争后,改良主义者认为非变法不足以维新,便留意于教育改革。他们建议仿效欧洲建立大学,将大学的体制分为四科,医学列为第四科,教学内容为先讲解剖、生理,后论病患诊治、药物原理等。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德宗接受维新派的主张,创办京师大学堂。一月后,当时的管学大臣奏请:“另设医学堂,考求中西医学,即归大学堂兼辖。”德宗即刻允诺。管学大臣按照德宗的旨意,拟定了筹办管理医学堂的章程。但这个学堂并没有马上办起来,只是开设了一门医学课,聘请在同文馆任教的满乐道兼任大学堂外科和生理教习。京师大学堂后因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暴行暂时关闭。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德宗又敕一谕:“从前所建大学堂应切实举行”,并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在京师大学堂章程概略中,在大学堂设医学实业馆(设置未定),大学专门分科课目中,医术列于第七科,下分医学及药学两目,并规定学医者而增学拉丁文。钦定章程颁行于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但于二十九年即行废止。又于该年闰五月,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将大学分为八科,其中第四科为医科,分两门,一为医学;一为药学,大学分为本科及预科,医本科修业年限为3~4年,预科3年。上述拟议至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始得实行。

1903年京师大学堂增设医学实业馆,于5月11日开馆招生。每月拨经费银1000两,学生最多时达33人,有教员4人,计中医内科教习1人,中医外科教习1人,西医教习1人,西医助教1人。讲授中西医学,并诊治病人。1904年医学实业馆改称医学馆。1907年,医学馆停办,将学生全部送往日本。医学馆虽然只办了4年就停办了,但为中华民国建立后创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提供了条件。

北洋医学堂的设立

鸦片战争后,李鸿章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价值,提倡洋务运动,他在考察西方军事制度后,发现“西洋各国行军以医官为最重”,所以在中国海军创建之初,他就雇募“洋医”分派至各舰。继而他提出“兴建西医学堂,造就人才实为当务之急”。1881年一所正式的医学校医学馆成立,它附设在总督医院内,所以又称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Viceroy'sHospital MedicalSchool)。定学制为4年,第一次招收8名学生,由马根济和英美驻天津的海军外科医生共同担任教学。1885年毕业时只剩6名学生,第一名学生林联辉和第二名学生徐清华留校任教,其余4名学生被分派至陆军或海军部队任军医。

1884年4月1日马根济去世后,李鸿章停止对总督医院的经济资助,医院被伦敦教会收买,医学馆由清政府接收。之后,李鸿章筹议创建较大规模的西式医院。1893年12月医院落成称天津储药施医总医院,也称天津总医院。原医学馆归天津总医院管辖,1894年6月26日李鸿章拟《医院创立学堂折》奏请设立,于本年校舍落成,正式招生开学,委任林联辉为第一任总办(校长),以原有的医院作为实习医院,同时正式改名为北洋医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官办的近代西医学校。

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而关闭。1901年李鸿章病逝,1902年袁世凯恢复该医学堂,改称海军医学堂。辛亥革命后1913年改称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15年归海军部统辖,称海军医学校。该校于1928年停办。

创办北洋军医学堂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操练新军,在天津办了北洋军医学堂,11月24日正式成立。任命北洋候补道徐华清为总办,日本军医平贺精次郎为总教习(教务长)。学制为4年,每班40人。后在天津河北四马路新建校舍,并附设防疫学堂,由日本人古城梅溪主持,教员多为日人,课本亦用日文。这是一所日本式的医学校。1906年(光绪三十三年)由陆军军医司接收,改名为陆军军医学堂。1907年伍连德任协办(副校长)。1908年又增设药科,学制为3年。1911年,伍连德率该校学生去哈尔滨办理鼠疫防治工作,成绩显著。1912年改组,1915年迁往北京。1933年又迁往南京,改称陆军军医学校。常有二、三百人在校学习,这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陆军军医学校。

四、晚清时期的留学生

西方资本主义强列认识到,要想真正实现他们统治中国的梦想,就要培养一批为他们服务的知识分子。因此,吸引留学生成为他们文化侵略的一种手段。同时,清政府为了维持其统治地位,掀起洋务运动,也开始向国外派遣官费留学生,一部分改良主义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分子,为了寻求治国救本的道路,也纷纷出国留学。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我国近代史上掀起了第一次留学高潮。

中国留学欧洲学医的第一人是黄宽,他是自费并得到教会医学校的赞助出国留学者。1847年1月随澳门马礼逊学校校长布朗赴美,入麻省曼松学校学习,1849年毕业后,1850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855年毕业后回国。曾任海关医官,博济医院代理院长、兼博济医校的教学。中国女子留学习医的第一人是金韵梅。她二岁时父母因染疫双亡,被美国长老会麦卡蒂(McCarteeDB.)收养,后赴美人美国纽约女子医学校学习,1885年毕业。回国后曾任北洋女子医院院长,于医院内附设护士学校,造就护士人才。

1896年中国向日本派出第一批留学生13人。此后,中国留学生赴日学习者逐年增加。1898年日本国内成立一个半官方的团体东亚国文会,通过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向清政府提出多派青年学生赴日留学的建议,清政府总理衙门完全同意,并下令各省选学生赴日留学。1903年,管学大臣张百熙选派学生31人赴日留学,其中有3名选学医药学,他们是苏振潼(内科)、蒋履曾(外科)、王曾宪(药学)。

随着民主思想的逐渐传播,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终于在“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的声浪中,停止了科举,历时1200余年的科举制度至此被废除。1905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后,有大量学生赴日留学。

中日之间签订的留学生条约,引起美国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的注意。1906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在呈美国总统罗斯福“备忘录”中提出:“哪一个国家能成功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便将由于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上、知识上和商业的影响上获得最大可能的报偿……这种道义上的影响与扩展,即使单纯从物质概念而言,意味着所付出的代价在回报时,将比任何其他方式获利更大。”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咨文,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偿付美国庚子赔款的半数,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之用,以后留美学生显著增加。

出国的留学生回国后,他们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对当时的医疗卫生事业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北洋政府时期医学教育

一、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久教育部颁布了一些改革教育的决议和法令,废除封建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系。19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壬子学制),1913年经修改后称“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医科分医学、药学二门,其修业年限,医学预科一年,本科四年;药学预科一年,本科三年。该学制一直执行到1922年“壬戍学制”公布为止。但这个新学制未包括中医教育,遭到中医界的反对。1915年9月北洋政府又公布高等文官考试命令,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修习各项专门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并获得文凭者,皆可参加考试。考试分为一、二、三、四等。报考医科的第二试为基础医学,第三试为临床医学。报考药科的第二试为物理、化学、调剂学、生药学、制药学等科目,第三试则为各科的实际操作。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新学制(即《壬戍学制》)规定:大学分为4个层次:1、大学:可设多科或单科,取消预科,学制4~6年,并规定医科至少5年;2、专科学校:学制3年,如超过3年,待遇与大学同;3、大学和专科学校可设立专修科,年限不定;4、大学院(即研究生院):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年限不定。1924年2月公布《国立大学条例》,规定国立大学修业年限为4~6年,选科制,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大学院毕业授予学位。北洋政府期间颁布的学制、章程等,主要是抄袭日本的学制,适当地加入了一些我国的教育内容,规定了修业年限与必修科目,从此,我国的医学教育纳入了正规的教育体系。

二、公私立医学校及教会医学校的创办

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直隶、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先后设立一些国立或公立医学校。如1912年北京成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医科大学前身)。1912年杭州成立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浙江医科大学前身)。1912年苏州成立江苏医学专门学校(1927年并入上海医学院)。1916年,保定成立省立直隶医学专门学校(1949年4月改称河北医学院)。1921年南昌成立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27年创办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28年创立河南省立中山大学医科。

在此时期,我国还相继开办了一些私立医学院校。1909年,创办私立广东公医医科专门学校(中山医学院前身)。1912年,张謇创办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南通医学院前身)。1915年创办私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8年,黄胜白、沈克非等创办私立同德医学专门学校。1930年改称私立同德医学院,院长顾敏琦,学制6年。1919年,辽阳成立私立辽阳医学校(1923年停办)。1920年,上海留日学生顾南群创办私立南洋医学院(1930年停办)。1922年,沈阳成立奉天同善堂医学校(1932年停办)。1926年上海郭琦元创办私立东南医科大学(1930年改称东南医学院)。

这一时期,除原有的一些教会医学校得到发展外,还建立了一些新的教会医学院。如1911年青岛成立德国医学校;美国在福州设立协和医学堂。1914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设立医科;长沙成立湘雅医学院。1917年、美、英、加拿大三国教会创办齐鲁大学医科。据统计,1915年美英教会医学校有23处,护士学校36处。十数年间教会医学院校迅速发展,对中国医学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一时期,虽然建立了不少各类学校,但由于国家、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有限,尤其是一些私立学校,经费多赖学生学费、校方筹募基金、医院收入等,往往无确定经费收入,常有亏空。不少学校实习医院不足,不敷学生实习之用。实验设备简陋,教舍狭窄,教授不少为兼任等因素,造成当时的教育质量不高,影响医学教育的发展。

三、洛克菲勒基金会

“中华医学基金会”与中国医学教育辛亥革命前后是我国近代教育体制重大转变的时期,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就医学教育而言,国家、地方、及私人开办的新式医学校陆续建立,教会及外人办的医学校在调整和扩充。正值此时,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罗氏基金会)介入中国的医学教育,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909年盖茨建议洛克菲勒资助东方教育委员会,希望能在中国建立一所纯西方式的大学,以为中国政府提供一个样板并可培养新式医师,但他的计划未被接受。1913年罗氏基金会选举了新的董事会、并成立了国际卫生委员会。作为董事之一的盖茨与另一董事格林(CreeneJD.)再次提出在中国推行现代医学教育的建议。董事会在1914年元月,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在中国进行医学教育的问题。同年派遣芝加哥大校长古德森(CudsonHP.)、哈佛医学院医生皮博迪(Peabody FW.)和美国驻汉口领事格林(GreeneRS.)等组成考察团,专门到中国调查医学和医学教育的情况。从1914年4月起,对北京、天津、济南、汉口、长沙、南京、苏州、上海、香港、广州、汕头、福州等地的医学院校和医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10月,考察团向罗氏基金会提交了“中国的医学”的报告。报告指出应在中国办医学教育事业,开展长期、大范围的医学活动,并提出了援助医学校和医院的意见及办法。罗氏基金会随即于1914年12月11日成立了罗氏基金会的驻华医社即中华医学基金会,并任命格林为医社的驻华代表。

1915年夏,中华医学基金会派遣第二个考察团来中国,对中国的医学与医学教育作进一步调查,并建议在北京和上海各办一个医学校。中华医学基金会于1915年与伦敦会协商后达成了接办协和医学堂的协定。除原价购买该校原有房屋地皮设备等财产外,由中华医学基金会负责该校的一切开支,并且着手改组协和医学堂。1928年5月,罗氏基金会决定把中华医学基金会改为社团组织,独立于罗氏基金会,成为直接掌管协和医学院的机构。为此,罗氏基金会于1928年拨款1千2百万美元作为中华医学基金会的基金,用于发展协和医学院及基金会在华进行医学教育活动。中华医学基金会一直受罗氏基金会的直接控制,机构设在纽约,派一代表常驻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主要由中华医学基金会控制。校董事成员最初均为外国人,1926年始有中国人施肇基参加。1929年之后根据政府规定才有半数以上的国人充任董事,但董事会并无真正独立权力,经费预算及高级领导人员聘用需经纽约方面批淮同意。由于上述机构之间常常出现矛盾,也影响了协和医学院的发展。

1942年初,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而被迫关闭,但中华医学基金会仍一直为协和医学院图书馆订购所有外文有关科技期刊杂志,并继续支持内迁至成都办学的护校。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医学基金会与协和医学院校董事会派代表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重建协和医学院。

除协和医学院外,中华医学基金会还对湘雅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校、上海医学院等学校给予过经济资助。也援助过芜湖总医院、南京大学医院、苏州医院、上海红十字会总医院等医疗机构。还支援了中国某些学校和医院的人员到协和医院或到国外进修的机会,通过赠予中国教会医学会(博医会)和中华医学会经费,支援医学名词委员会统一医学名词、翻译医学文献及出版工作。中华医学基金会还支援过定县的农村卫生事业和在周口店开展的古生物学研究工作等,可见中华医学基金会已渗透到中国医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对我国近代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南京政府时期医学教育

一、医学教育体制与管理制度

南京政府成立后,1928年教育部曾委派一个委员会研究医学教育问题,该委员会曾拟定了一份关于今后10年的医学教育规划,其主要内容谈到应设立两种类型的教育机构,即医学院和医学专科学校。前者培养较高级的医务工作者,专门从事研究的人才,而后者培养一般的专业医师和实用卫生的人才。1929年,教育部与卫生部共同组织成立医学教育委员会和助产、护士等专业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医学、助产、护士学校的课程,厘定学制及订立课程标准等,以提高医学教育水平。

1930年2月,医学教育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赞成1928年教育部拟定的医学教育规划,并提出规划应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考虑到当时国内尚缺乏这方面的专家,故请求国际联盟派专家来中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1930年9月,国际联盟派哥本哈根大学的费伯(FaberK.)教授来中国协助教育委员会开展工作。费伯在中国进行了3个月的调查后,对中国医学教育、医学校的现状及今后的方针等问题提出了一个详细的报告。指出,当时中国的西医师约有4~5千人,平均8~10万人中才有一名医生,若要达到每8千人中有一名医生,则应迅速培养出5万名医生来。报告还指出,只有13所医学校能提供训练良好的医学生,但对于尽量培养大批医务人员来解决中国缺乏医生就显得太不够了。因此,费伯赞成兴办一批独立的医学专门学校,最好每省有一所,并建议先建立一所实验性或示范性医专学校,不宜采用外国标准,以便适应中国的疾病情况和经济状况,医学教育委员会于1931年决定采纳费伯的建议,并作了相应的安排。

二、医学院校的发展

南京政府成立后至抗日战争前,即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医疗卫生工作及医学教育也取得了一些进步。这一方面是由于国民政府认识到了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受过现代医学科学训练的中国医务工作者的队伍已经形成。相当一批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抱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心愿回到祖国,积极努力工作,对医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这段时期内,我国自办的医学校,无论是国立或省立者都有较大的发展,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

1927年上海建立的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上海医学院)是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有代表性的一所学校。1928年河南创办河南省立中山大学医(1930年秋改称河南大学医学院)。1932年甘肃兰州创建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1946年改建为兰州大学医学院,1954年改称兰州医学院)。1932年济南成立山东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山东医学院,1948年由白求恩医学院接收)。1934年镇江创建江苏医政学院(后定名为南京医学院)。1934年广西南宁创建广西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名为广西医学院)。1936年南京建立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现南京药科大学前身)。1936年西安成立陕西省立医药专门学校(1949年并人西北医学院)。1937年昆明创办云南大学医学院(1956年改称昆明医学院)。1937年6月福州设立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49年改名为福建医学院),1938年3月贵阳建立贵阳医学院。此外还有许多大学办有医预科,如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南京中央大学、私立北平辅仁大学、济南齐鲁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等。

据1937年教育部医学教育调查统计,当时全国有公私立大学医学院,独立医学院,医药、牙科学校及专修科总计33所。其中国立4所,省立7所,私立6所,教会办8所,外人办4所,军医学校2所,不详者2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会医学院校及外人所办的医学院校,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仍占有重要作用,虽然当时国内掀起收回教育主权的爱国运动,至30年代教会办的医学院校迫不得已纷纷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注册,推荐中国籍教师担任校长,但这只是表面上由国民政府管辖,实权仍掌握在外人手中。因为教会学校和外人所办的学校受到外国财团的支持,具有经济实力。据1936年资料,美国教育及救济机关在中国的总投资为4190万美元,其中医药和教育费用占52.9%。1936年左右,全国30几所医学院校经费共为8,735,068元,而外人设立的协和医学院等3所医学院校的经费竟占6,201,015元。

抗日战争时期,医学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日军的入侵,大部分国土沦陷,许多被侵占地区的医药院校被迫停顿或内迁,教学仪器设备损失惨重,许多学校无法维持正常教学,内迁后与内地学校临时合并,组成联合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迁学校纷纷复员回原址并陆续复课。同时还新建了一些医学院校,如1947年在汉口建立武汉大学医学院,同年在太原成立山西大学医学院。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已摇摇欲坠,忙于打内战,社会经济已频于崩溃,教育经费匮缺,医药教育事业日趋衰落,处于每况愈下的境地。

三、东北沦陷区的高等医学教育

1932年日军侵占东北,他们为了控制东北地区的命脉,掠夺东北的资源与奴役中国人民,曾在东北地区作了一番煞费苦心的经营。他们一方面加强原先创办的学校,同时又新办了一些医学校;另一方面,他们着意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东北地区其它的医学校,以便达到操纵控制整个东北地区的医学教育大权。

日本人设立的医学校

日本为培养在南满铁路工作的医师,1911年即在沈阳建立了南满医学堂,日人河西健次为堂长。这是我国东北最早的高等医学校。1922年改为满洲医科大学,学制7年。1926年增设4年制医学专门部,专招中国学生,并许可中国女生入学。日本设在我国大连的统治机构关东州厅,为向日本移民“开拓团”提供医师,1939年,以旅顺医院为基础,建立旅顺医学校。1942年日本文部省命令学校改称旅顺医学专门学校。1940年,为日本屯垦移民培养医师,在哈尔滨及佳木斯分别开设开拓医学院。前者无专设机构,附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内;后者在佳木斯新建校址与附属医院,1941年改名佳木斯医科大学。另外还有齐齐哈尔开拓医学院,龙井开拓医学院。

东北地区伪满的医学校

1928年在吉林省官医院的基础上创办吉林省立医学校。1930年至1932年、因沦陷造成学校经费困难,停办两年。1932年由吉林省公署接管,吉林省医院院长青木大勇兼任校长。1937年3月,学校迁至长春,由伪满文教部直辖、改校名为新京医学校。1938年,依据伪满<大学令>改称新京医科大学。1942年接管奉天药剂师养成所,1945年改称新京医科大学药学部,仍设在沈阳。1932年,伪满政权接管中东铁路,在哈尔滨成立北满铁路护路军军医养成所,学制3年。1934年由伪满军政部接管,改为陆军军医学校。

东北地区的教会医学校

1912年创办的奉天医科大学,是由英国苏格兰教会派遣的宣教医师司督阁(Dr. DouglesChristie)所创设的盛京施医院的基础上创办的。1917年8月,呈请北京教育部立案,改称奉天医科专门学校。1929年,改称辽宁医科专门学校,学制改为7年。1938年据伪满<大学令>改称盛京医科大学,学制改为5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西方教师撤走,教师全由中国人承担。1945年4月改为伪满国立。1945年冬,国民党政府接管,改名辽宁医学院。1948年11月沈阳解放,改名辽宁医科大学,1949年6月并如中国医科大学。

东北地区国人自办的医学校

1920年东北地区再度流行肺鼠疫,设东北防疫处于哈尔滨,领导东北全面防疫工作。东北防疫处总医官林家瑞提拟由中国自办医学校,培养医师以应需要。经东省特别区长官公署批准,于1926年建立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伍连德任校长。1938年根据伪满<大学令>改称哈尔滨医科大学。1939年接管由俄侨私立第一、第二齿科医学校合并成立的哈尔滨齿科医学院,1940年改编学校建制为医学部(4年制)与齿科医学部(3年制)。

东北地区的医学院校,还有1919年在辽阳医学讲习所基础上建立的辽阳医学校,1923年停办。1922年在沈阳成立的奉天同善堂医学校,1932年停办。1944年成立锦州医学院。仅招收三期学生,皆未及毕业。1945年春,以满铁大连医院为基础设立大连女子医学专门学校,只招一期日本学生,不久日本投降,学校随之解散。1946年苏联红十字新月协会在哈尔滨设立医学专科学校,张继有、张明峻在长春创办东方医学院,均维持不久即停办。

东北地区的西医教育,在日帝、沙俄势力角逐时期,几乎当时所有的医学院校直接受到外国的控制与影响。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东北人民经受了14年的殖民奴役,多数医学院校直接由日本人管理办学。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不能说东北地区医学教育都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在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国医务人员,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投身于革命,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贡献;有的人从事医疗、教学活动,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中国医学通史 总目录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篇
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
近代公共卫生与防疫
近代药学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医近代学教育 (当前页面)
近代西医书刊的出版及医药学术团体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中医篇
近代中药学、方剂学的新成就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
近代中医药界的抗争与革新运动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两宋时期医学著作
  2. 现代药学的发展
  3. 台湾医学
  4. 隋唐五代临床医学的发展
  5. 近代临床医学的发展
  6. 民族医学的发展
  7. 现代中医临床科学的研究
  8.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
  9.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理论
  10. 原始人类药物的发现和使用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