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近现代 > 疡科纲要 -- 卷上/第一章・外疡总论

第三节・论痛

书名:《疡科纲要》  作者:张山雷

外疡之患,最普通者,惟肿与痛二者而已。顾肿之情势,即各不同。而痛之源流,亦非一致。故泛言之,则外疡之发,无非气血之壅滞,古人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其大要也。而细辨之,则种种色色,各有原由。故有先肿而后痛者,有先痛而后肿者;有但痛而不肿者,有但肿而不痛者;有肿渐坚巨而渐觉痛者,有肿常绵软而不甚痛者;有内欲酿脓而始作痛者,有内已成脓而竟不痛者;有痛发数处,同时并作者;有走痛无定,莫可指认者;有痛在肌肉之间者,有痛在筋骨之里者;有痛势大剧,片刻不休者;有痛势和缓,时而间甚者,有隐隐作痛,手掌抚摩,而自觉愉快者,有频频作痛,手指按之,而竟如刀刺者;有肿已蔓延甚巨,而其痛仅在一处者;有肿渐散漫广阔,而肿处无不大痛者;有形块日久,不甚高突,而坚硬不移,按之酸痛,尚不大痛者;有坚块既久,初不膨胀,而忽然 发,有时抽掣,?

缓者;有溃后脓流不畅而痛不减者;有腐肉未脱而痛不休者;有脓血太多而痛转盛者;有腐烂甚巨而始终不大痛者,有腐烂渐久,而先痛忽不痛者。情状固万有不齐,证势即因之大异。或为顺,或为逆,或则渐臻佳境,或则陷入危途。或貌视之虽属可危,而其实易疗;或观其状似无大害,而其实难瘳。所以有痛势大炽而应手成功者,亦有痛势和平而卒归不治者。盖病源有深浅,形证有险夷。或病本剧也,而治之如法,尚可转败为功;或病似轻也,而根蒂已深,究竟百无一效。苟非识之既确,辨之能详,所见既多,阅历有素,奚以见微知着,洞察源流,而先事预防,死机立断乎?

试就肿痛之各有不同者而分析言之。要皆有理可求,有源可溯,非臆说也。凡先肿后痛者,其病浅。外疡之常态,而亦外疡之轻恙也。先痛而后肿者,其病深。非附骨着节之大证(穿骨、穿踝、骨槽,如附骨疽,环跳疽,皆是,)即流痰流注内痈之属也(痈、肚痈、肠痈等皆 ?

但?

内脓 ?

疡之正。肉腐成脓,理无不痛也。内已成脓,而竟不痛者,疡之变。神经已死,多难挽救也。痛发数处,同时并起,或先后相继,更迭递传者,时邪之流注也;痛常走窜,忽彼忽此,或竟无定处,莫能指认者,风胜之行痹也。痛在肌肉之间者,其病必浅,虽有大证,当无大变;痛在筋骨之里者,其患已深,治之不早,必多幻象。痛势大剧,片刻不休,其脓已成也。痛势和缓,有时间甚,脓犹未聚也。其隐隐作痛而喜抚摩者,病虽未剧,脓虽未成,然病发于阴,深藏不露,断非轻恙不可忽视;其频频作痛,无时或休,而不可手按者,内已成脓,是宜针之使溃也。凡肿势漫延而痛在一处者,脓毒有定,其形虽巨,可以冀其聚而不散;若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者,毒邪四散,其势方张,苟非治疗得宜,鲜不毒延四窜矣。形块日久,不甚高突,坚硬不移,酸而不痛者,瘰 结痰痞积之流,蒂固根深,非可猝拔。若坚块既久,初不 发,而忽然膨胀时觉掣痛者,乳岩石疽失荣之证;郁之日深,势且迸裂矣。若?

吉,不痛则凶。此性命呼吸之机也。而昧者反以不痛为苟安,则谬矣。肿势既束而痛反剧者,毒已成熟,由深而浅,此内脓已聚之征也。而俗人或以大痛为可骇,则惑矣。溃后脓泄而痛随缓者,疡之常,毒已达,势已衰,浪静波平,安澜之朕兆也。溃后脓泄而痛不减者,疡之变,非手术不精、脓流不畅,即余毒尚炽、死灰复燃也。溃后毒未尽而痛不衰者,恶毒不脱,新肌不生。

毒重者,化毒为先。正衰者,补正宜亟。溃后脓过多而痛转盛者,攻孔既巨,调复需时,余毒未消,则宜清理。正气若馁,端赖扶持矣。腐烂既巨而始终不甚痛者,惟湿疡为然。皮肤之病,湿重热轻,如 疮之类有之,则宜清燥。而脑背疽之元气式微者,亦间有之,则非温补托毒,鲜不败矣。腐烂渐大,而先痛后不痛者,如其调治得宜,恶腐渐净,是邪之退,正之充,庶几顺境。抑或腐未去,新未生,而忽然顽木痛痒不知,则为内陷,危殆近矣。

痛,虽若相安无事,而盘踞要害,痼疾难疗。乳岩石疽 疡之属(其尤厉者),而附骨流痰之伦?

之不当,即手术之粗疏,或外治之药,不合机宜。此皆医师之不良,有以贻害。而自然之坏证,尚是无多。操司命之权者,尚其明辨笃行而弗致遗人夭殃,绝人长命,则庶几矣。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疡科纲要 总目录
卷上/第一章・外疡总论
第一节・论阴证阳证
第二节・论肿
第三节・论痛 (当前页面)
第五节・论酸楚不痛
第六节・论顽木不痛
第七节・论肿疡辨脓之法
第八节・论脓之色泽形质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第十二节・论疡科通用丸散
  2. 第十四节・促脉
  3. 第七节・洗涤诸方
  4. 第八节・止血诸方
  5. 第五节・围毒移毒
  6. 第三节・退毒膏丹
  7. 第十三节・论外治之药
  8. 第六节・化腐搜毒收湿止痒诸方
  9.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10. 第二节・薄贴各方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