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

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

书名:《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作者:

刘××,女,26岁。北京某机关干部。

【病史】从幼儿起,常年腹泻,已迁延二十余载,北京××医院诊断为慢性肠炎。经中西医长期治疗未愈。1978年8月初来诊,按太阴虚寒证泄泻论治,三诊病愈。

【一诊】1978年8月1日。腹时痛,喜温喜按。下利稀薄,口不渴,不思饮食。神疲体弱,面色苍黄无泽。舌质淡,苔白厚腻。触诊肢冷甚。证属太阴虚寒证泄泻,法宜祛寒除湿,实脾固肾。先以四逆汤,继以理中汤加味主之。

处方一

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30克 炙甘草30克

处方二

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18克 炒白术24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30克 上肉桂6克 红枣30克 各五剂

【辨证】《伤寒论》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患者肢冷,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而厚腻,皆湿寒阻滞之象,为太阴虚寒之证。

太阴在脏为脾,脾主运化,脾虚邪陷,则中阳不振;寒湿不化,气机阻滞,故腹满时痛;脾气不升,寒湿下注,故下利益甚;脾失健运,后天失调,故不思饮食。但必须指出,此证不仅在中州;长期泄泻,不可单责之于脾。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患者神疲恶寒,面色苍黄,显系下元亏损,命门火衰,肾阳不振。王和安云:“但温其中宜理中,温其中兼温其下宜四逆。”故一诊即投之以四逆、理中相继为治。

【二诊】8月23日。服药后,腹泻止,精神、睡眠均好转,食量增加。面色略转红润,舌淡红,白腻苔减。多年陈疾,初获显效。但久病后,脾肾阳虚,不能骤复,宜继守原法,效不改方,加减再进。

处方

制附片60克(久煎) 炒白术24克 干姜18克 炙甘草15克 红枣30克 上肉桂6克(冲服) 茯苓15克

【三诊】8月26日。近半月来,大便趋于正常。

上方加减,嘱其续服一段时间,并注意忌食生冷,防止受凉,以资巩固。

1979年4月20日追访,患者说:自去年8月服药后,从此未再腹泻。

 

tags: 泄泻 肠炎 慢性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总目录
太阴证痰咳(慢性支气管炎)
太阴证痰咳(慢性支气管炎)
太阴证寒呃(胃神经官能症)
太阴证寒呃(胃神经官能症)
太阴证胃脘痛
太阴证胃脘痛
太阴证水肿
太阴证水肿
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
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 (当前页面)
太阴少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太阴少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太阴少阴证痉病
太阴少阴证痉病
太阴少阴证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失血性贫血症)
太阴少阴证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失血性贫血症)
太阴少阴证嘴眼畸形
太阴少阴证嘴眼畸形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坐骨神经痛
  2. 厥阴证寒痹(坐骨神经痛)
  3.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4. 少阴证真寒假热(高热)
  5. 太阳少阳证胁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6. 少阳证发热
  7. 太阳阳明证泄泻(过敏性结肠炎)
  8. 厥阴证肠游(急性痢疾)
  9. 少阴证鼻衄
  10. 厥阴证骨痹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