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六书 --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一提金六经证治捷法

书名:《伤寒六书》  作者:陶华

 

太阳经见证法

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恶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证。假如先起恶寒者,本病。已后发热者,标病。若有一毫头痛,恶寒身热,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自然热退身凉,有何变证?

 

辩证法

表虚自汗者,为风伤卫气,宜实表。表实无汗者,为寒伤荣血,宜发表。

 

诊脉法

脉浮紧有力,为伤寒。脉浮缓无力,为伤风。

 

用药法

冬月正伤寒,用升阳发表汤。(即加减麻黄汤。)冬月伤风,用疏邪实表汤。(即加减桂枝汤。)

春秋无汗,用羌活冲和汤发表;有汗,用加减冲和汤实表。夏月无汗,用神术汤;有汗,用前加减冲和汤。

 

阳明经见证法

目痛,鼻干不眠,微恶寒,是足阳明胃经受证。假如先起目痛,恶寒身热者,阳明经本病。已后潮热自汗,谵语发渴,大便实者,正阳明胃腑标病。本宜解肌,标宜急下,只看消息用之。

 

辩证法

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病在经。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便实,不恶寒,病在腑。

 

诊脉法

脉见微洪,为经病。脉见沉数,为腑病。

 

用药法

微恶寒,自然目眶痛,鼻干不眠者,用柴葛解肌汤。(即加减葛根解肌汤。)渴而有汗不解者,如神白虎汤。(即加减白虎汤。)潮热自汗,谵语发渴,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斑黄狂乱,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者,轻则大柴胡汤,重则三承气选用,俱在秘方六乙顺气汤内,加减治之。

 

少阳经见证法

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是足少阳胆经受证。假如先起恶寒身热,耳聋胁痛者,本病。已后呕而舌干口苦者,标病。缘胆无出入,病在半表半里之间,只宜小柴胡一汤加减,和解表里治之,再无别汤。(本方自有加减法。)此经有三禁,不可汗、下、吐也。若治之得法,有何坏证?常须识此,宜当审焉。

 

辩证法

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舌干,便属半表半里证,不从标本从乎中治。

 

诊脉法

脉见弦数,本经证。

 

用药法

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舌干者,用柴胡双解饮。(即加减小柴胡汤。)

 

太阴经见证法

腹满自利,津不到咽,手足温者,是足太阴脾经受证。假如先起腹满咽干者,本病。已后身目黄,标病。内有寒热所分,不可混治,临病之际,用在得宜。

 

辩证法

腹满咽干,发黄者,属腑热。自利不渴,或呕吐者,属脏寒。

 

诊脉法

脉见沉而有力,宜当下。脉见沉而无力,宜当温。

 

用药法

腹满咽干,手足温,腹痛者,桂枝大黄汤。(即加减桂枝汤。)身目黄者,茵陈大黄汤。(即加减茵陈汤。)自利不渴,或呕吐者,加味理中饮。(即加减理中汤。)重则回阳救急汤。(即加减四逆汤。)

 

少阴经见证法

舌干口燥,是足少阴肾经受证。假如先起舌干口燥者,本病。已后谵语,大便实者,标病。至阴经则难拘定法,或可温而或可下。阴分直中者,寒证。传经者,热证。是其发前人之所未发也。

 

辩证法

大要口燥舌干,渴而谵语,大便实者,知其热。须详呕吐,泻利不渴,或恶寒腹痛者,别其寒。

 

诊脉法

脉见沉实有力,宜当下。脉见沉迟无力,宜当温。

 

用药法

口燥咽干,渴而谵语,大便实,或绕脐硬痛,或下利纯清水,心下硬痛者,俱是邪热燥屎使然,急用六乙顺气汤,分轻重下之。(即承气汤,有加减法。)无热恶寒,厥冷蜷卧,不渴,或腹痛呕吐,泻利沉重,或阴毒手指甲唇青,呕逆绞痛,身如被杖,面如刀刮,战栗者,俱是寒邪中里使然,急用回阳救急汤温之。(即四逆汤,有加减法。)

 

厥阴经见证法

烦满囊卷者,是足厥阴肝经受证。假如先起消渴烦满者,本病。已后舌卷囊缩者,标病。亦有寒热两端,不可概作热治。

 

辩证法

烦满囊卷,消渴者,属热。口吐涎沫,不渴,厥冷者,属寒。似疟不呕,清便,必自愈。

 

诊脉法

脉沉实者,宜当下。脉沉迟者,宜当温。脉浮缓者,病自愈。

 

用药法

消渴烦满,舌卷囊缩,大便实,手足乍冷乍温者,急用六乙顺气汤下之。(即承气汤,有加减法。)口吐涎沫,或四肢厥冷不温,过乎肘膝,不渴,小腹绞痛,呕逆者,急用茱萸四逆汤温之。

(即回阳救急汤,自有加减法。)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伤寒六书 总目录
杀车槌法卷之三
劫病法
制药法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一提金启蒙
一提金六经证治捷法 (当前页面)
一提金贯珠数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卷之五
伤寒
伤寒标本论治
论伤寒正治逆治反攻寒热辩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百合病
  2. 似疟
  3. 项强
  4. 心悸
  5. 烦躁
  6. 结胸
  7. 心悸
  8. 腹痛
  9. 气逆
  10. 发斑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