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脉因证治 -- 卷二

十九、淋(附小便不禁 肾脏风)

书名:《脉因证治》  作者:朱丹溪

细而数。脉盛大而实者生;虚小而涩者死。尺中盛大,此阴血不足,阳乘之,为关。

膀胱有热则淋。然赤涩、淋涩,如脂膏、如砂石,皆内热也。如水煎盐而成也。气不利则不通。《经》曰,小便为气所化,气不化则脐腹满不利,闷而为淋。

治法

淋者,解热利小便;闭者,行气则水自下。有气虚则气不行,血虚则气不升,痰多气塞则气不运。治法,气虚补气,血虚补血,痰多导痰。先服本药,后皆用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下,加以五苓散。有人患淋,乃血滞,故四物汤内加杜牛膝而愈。死血亦淋也。

李论∶皆邪在肺而无资其化源,邪热在肾而闭其下焦,可除其热、泻其塞当已。

治热在上焦,以栀子、黄芩主之;热在中焦,加以连、芍;热在下焦,加之以柏。

资肾丸 治小便闭,不渴,热在下焦血分也。

知母(酒制) 黄柏(各二两,酒炒) 肉桂(一钱)

清肺饮子 治渴,小便不利,热在上焦气分。

茯苓(二钱) 猪苓(三钱) 泽泻(五钱) 琥珀(五分) 灯心(一钱) 木通(七钱) 通草(二钱) 车前子(一钱) 扁豆(七钱) 瞿麦(半钱)

导气除湿汤 治小便闭,乃血涩致气不通;或淋者,即有死血。

知母(三钱,酒浸) 黄柏(四钱,酒制) 滑石(二钱,炒黄) 泽泻 茯苓(各三钱)

空心服。

牛漆膏 治前方证,大妙。

肾疸汤 治目黄渐至身,小便赤涩。

升麻(半两) 羌活 防风 本 独活 柴胡(各半钱) 白术 苍术(一钱) 猪苓(四钱) 茯苓(二钱) 黄柏(二钱) 泽泻(三钱) 白芍(五分) 神曲(六钱,炒) 人参(三钱)甘草(三钱)

作二服。

秘方 淋热则利之,山栀之类;气虚补之,参、术加木通、山栀之类。

小便不通。气虚,参术升麻汤,后吐之。血虚,四物汤,后吐之。痰气闭塞,二陈汤,加木通、香附,后吐之。

又方 治淋。

麦门冬 葱头(带根) 人参 三臼根 黑豆

浓煎,饮之。

淋方

五淋散 牛膝根 葵子 滑石 瞿麦冷加附;热加芩;血加栀子;膏加秋石,加石苇;气,小腹满闭,加沉香、木香。

发灰散 治饮食、忍小便、走马房劳,皆致转胞,脐下急满不通。醋服一合,或加葵子、甘遂,加大蒜捣饼,安脐心,令实,着艾灸三十壮,治小便不通。

小便不禁(膀胱不约为遗尿)

归之肾冷,用韭子丸(六两,炒),佐以鹿茸、肉苁蓉、牛膝、巴戟、菟丝、石斛、杜仲、肉桂、当归、地黄等药。

阿胶散 治湿。

阿胶(二两,炒) 牡蛎( ) 鹿茸(酥炙,四两)

煎散,任下。

茯苓丸 治心肾虚,淋沥。

赤白茯苓(各二两) 地黄汁好酒熬膏,丸,盐酒下。

大小便闭者,外有骨热不同。关格者,外有肝实热、心实热。便利不禁者,外有风湿、肝痹不同。肾脏风乃湿。

阴茎痒痛不忍,苦参、大黄、荆芥、皂角洗熏。

阴胞痒,虫蚀方 狗脊(不用金毛者)、黄连、黄柏、黄丹、水银粉、光粉、赤石脂,为末敷好。

又方 大甘草汤浸海螵蛸末,敷。

 

tags: 小便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脉因证治 总目录
卷二
十四、热
十五、吐衄下血
十六、下利
十七、泄
十九、淋(附小便不禁 肾脏风) (当前页面)
二十、头目痛(附脑痛、眉骨痛)
二十一、眩晕
二十二、心腹痛
二十三、腰痛(附腰胯肿痛、腰软)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十四、热
  2. 二十九、嗳气吞酸嘈杂(附 气)
  3. 十三、劳(劳极 烦热 劳瘵)
  4. 十九、淋(附小便不禁 肾脏风)
  5. 三十三、肿胀
  6. 六、伤寒
  7. 六十、带下
  8. 一、卒尸
  9. 七、大头肿痛(附:蛤蟆瘟)
  10. 二十三、腰痛(附腰胯肿痛、腰软)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