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脉因证治 -- 卷四

六十八、杂脉

书名:《脉因证治》  作者:朱丹溪

寸口脉但实者,心劳。寸口脉沉,胸中气短,浮而绝者,气辟;大而滑,中有短气。数而不加六至者,为滑;微弱者少气。尺脉沉滑者,寸白虫。男女皆当以左手尺脉常弱,右手尺脉常盛,为平。阳盛阴虚,下之安;二寸实大,尺短少,此伤寒之邪,乘其里虚而入于腑者是也。如尺脉弱寸强,则阴不足阳往乘之,下之安,汗之死。余以类推。脉俱弦,指下又虚,脾胃虚弱证。食少而渴,痞。腹中痛窄狭,二便不调,脉俱沉紧,按之不鼓,膀胱胜小肠也。或泻利不止而腹胀,或纯白赤,或杂血便多,不渴,精神少,或面白脱色,此失血之故。或面黄而气短,此元气损少之故。是丙火小肠为壬膀胱所克而外走也,屯火投于水,大寒之证,宜温之则愈。姜、附(各半两)、赤石脂(四钱半,飞)、朱砂(一两,研。)茯苓汤下二三十丸。

脉,诸按之不鼓为虚寒。二寸短少,谓之阳不足,病在下。脉,诸搏手,为寒凉或寒药治之,脉虚,亦姜、附。脉二手相似而右为盛,皆胃气虚;二寸求之脾胃,当从阴引阳。脉中少有力,盛甚则似止,胸中元气不及。脉贵有神。神者,不问迟数之病,中外有力者,为神也。脉,诸短为虚。二关脉实,上不至,发汗。下不至,利大便。脉,诸大为虚。二关脉沉细,纯虚也,宜补之。脉涩与弦而大,按之有力为实,无力为虚。脉沉迟,寸微滑者为实。

二尺不见,或短少,乃食塞,当吐之。凡脉盛大以涩,外有寒证,名寒中。乃寒独留,血脉泣,故大也。脉大而实,不可益气。滑脉关以上见,为大热;关以下见,为大寒。火并于上,以丙火化;火并于下,以壬水化。杂病脉沉者,多属痰,宜吐。伤寒寸脉浮滑者,有痰、宜吐。劳热,脉沉细无火者死。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凡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假令脉浮则为阳盛阴虚,脉沉则为阴盛阳虚,此有则彼无,彼有则此无。又如弦则木实、金亏、土虚。浮诊见者,为腑,为上部,为阳;按之见者,为脏,为下部,为阴。脉来者,为阳,为气;去者,为阴,为血。假如脉来疾去迟,为阳有余而阴不足也,故曰外实内虚是也。出以候外,疾为实;入以候内,迟为虚。寸微尺紧为虚损,阴盛阳微之故也。诸浮脉无根死,脏腑无根故也。

长病脉 虚而涩、虚而滑、虚而缓、微而伏、浮而结、浮而滑、实而大、实而滑、细而软,如蛛丝、羹上肥,如屋漏,如雀啄,如霹雳,如贯珠,如水淹。以上此脉,得之则生,反之则死(一本如水淹之下,注曰皆死脉也。无以上此脉,得之则生,反之则死三句。有识者详之)卒病与长病条下,反之则死。人病甚,脉不调难差,脉洪者易已。

形脉相应 肥人,脉细欲绝者死。瘦人脉躁者死。身温,脉滑者死。身滑,脉涩者死。身小,脉大者死。身大脉小者死,身短脉长者死。身长脉短者死。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脉因证治 总目录
卷四
六十四、杂证
六十五、杂治
六十六、脏证
六十七、七情证
六十八、杂脉 (当前页面)
七十、汗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十四、热
  2. 二十九、嗳气吞酸嘈杂(附 气)
  3. 十三、劳(劳极 烦热 劳瘵)
  4. 十九、淋(附小便不禁 肾脏风)
  5. 三十三、肿胀
  6. 六、伤寒
  7. 六十、带下
  8. 一、卒尸
  9. 七、大头肿痛(附:蛤蟆瘟)
  10. 二十三、腰痛(附腰胯肿痛、腰软)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