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悬解 -- 卷十四・汗下宜忌 五十一章

不可汗 十八章

书名:《伤寒悬解》  作者:黄元御

 

不可汗一

【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濡弱者,阳虚之诊。阳在上而阴在下,平人寸关常盛而尺中常虚,今弱反在关,濡反在寸。阳分之血多虚,阴分之气多虚,平人寸口常涩而尺中常微,今微反在寸,涩反在尺。微者,阳气之不足也,涩者,血少而不流也。上焦之阳气反微,于是表气不固,中风汗出,阳不内根而外泄,则反生烦躁,似乎阳盛也,下焦涩而无血,以其温气之虚,是以厥逆,而且寒冷。上之阳气不足,下之无血,总是阳微,阳微发汗,而再泻其阳,则躁不得眠矣。

 

不可汗二

【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肝胆之脉弦,弦者,阳生之象。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弦应在关上,今者弦反在上。寸部既弦,则尺不应微,今者微反在下。弦为阳气升运而不降,微为阴分阳虚而生寒,是上实而下虚也。下焦虚寒,则意欲得温。总之,寸口之弦,尺中之微,悉因中焦之阳虚,虚者不可发汗,汗亡其阳,则寒冷战栗,不能自还也。

 

不可汗三

【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营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营紧胃中冷,微呕心内烦。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因时罢,栗栗而战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脉濡而紧,阳虚阴盛之诊。濡则卫气微弱,紧则营中虚寒,卫阳微则卫中于风,发热而恶寒,营紧则胃中虚冷,微作呕吐而心内生烦。医见脉之紧,谓为伤寒浮紧之脉,内有大热不泄,因解其肌而发其汗。汗多亡阳,阳虚而生烦躁,心下浊阴填塞,而苦痞坚。其卫微而胃冷,表里之阳原虚,汗则表里俱虚,而且罄竭,于是卒起而头上眩晕。阳虚外脱,则客热在于皮肤,烦躁怅怏,不得眠卧。外热虽甚,不知其胃气之冷,紧寒在于关元。(关元,任脉穴,在脐下)。医见其外热愈增,技巧无施,乃汲水灌之,退其客热。客热因时罢退,栗栗振寒。医见其振寒,意其战汗,又重被而覆之,以逼其汗。汗出而冒颠昏晕,其身体动惕而又振摇,木郁而风动矣。阳亡气滞,小便为难。肾中之寒气,因冷水发作,下利清谷立见。前之微呕而上逆,今且变为肠滑而下陷。中气颓败,由是颠倒反覆,不得安宁,手足微生厥逆,身则外冷而内烦。是其命在顷刻,速治亦且无医,况迟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也!

 

不可汗四

【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数动者,阳气之盛,微弱者,阴血之虚。汗则阴血愈亡,故便难腹干,胃燥而烦。阴盛者,汗则亡阳,而阳盛者,汗则亡阴,其烦躁之形状,虽甚相象,而其亡阳亡阴之根本,则源委不同也。

 

不可汗五

【 】厥逆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厥逆而脉紧,阴盛里寒,故不可汗。汗则声乱,咽嘶,舌萎,而不能发声。嘶者,音欲绝而不亮,《素问》:弦绝者,其音嘶败。以肺主声,汗泻肺气,故声败也。

 

不可汗六

【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动气在左,肝气之郁。汗泄肝气,则阳气飞升而头上眩晕,风木疏泄而汗出不止,风木摇撼而筋惕肉。

 

不可汗七

【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即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右,肺气之郁,汗泄肺气,则收敛失政,衄血作渴,心中苦烦。阳虚里寒,故饮即吐水。

 

不可汗八

【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上,风木郁冲而心下动悸也。汗亡肝家温气,则肝气上冲,正在心端也。

 

不可汗九

【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动气在下,风木振摇而脐下动悸也。此缘水寒木郁,汗之阴旺无汗,而微阳升泄,心中大烦。阴旺湿作,骨节苦痛。阳飞火败,目晕恶寒。土败胃逆,食则反吐,谷不得入也。

 

不可汗十

【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逆冷,欲得蜷卧,不得自温。

咽中闭塞,浊气上填也。汗之中气颓败,不能统血,温气欲绝,故厥逆蜷卧也。

 

不可汗十一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不得眠。

衄家阳气升泄,汗之亡阳,必额上塌陷,经脉紧急,目晴直视,不能转,不得眠睡,由其阳根泄露而不秘藏也。

 

不可汗十二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血家,中脘阳虚,温气脱泄,汗之阳气愈亡,故寒栗而振。

 

不可汗十三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淋家,土湿木郁,生气不达,汗之再亡血中温气,风木愈陷,疏泄不藏,必便血也。

 

不可汗十四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家,脓血损伤,再以汗伤其血,则筋脉挛缩而病痉。

 

不可汗十五

【83】咽喉干燥,不可发汗。

津液亏也。

 

不可汗十六

【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则四肢厥冷。

阳升气逆,不能摄水,汗之中气愈败,故四肢厥冷。

 

不可汗十七

【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凡病见咳,则证更剧。咳家多缘水旺土湿,肺气冲逆之故。气不清降,则津液凝结,化生涎沫。咽喉失滋,是以必干。气逆不能化水,故小便不利。此其清阳下陷,心中饥馁,君火不降,又觉烦生。时气虚寒战,发作如疟,但无热耳。咳而发汗,阳亡湿动,必蜷卧恶寒,而苦腹满,腹中复觉坚硬也。

 

不可汗十八

【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弦者死,命将难全。

诸厥逆之证,阳气最虚,汗之阳脱阴败,则言乱目眩而死。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伤寒悬解 总目录
卷十三・伤寒类证 三十六章
病 三章
霍乱 十一章
差后劳复 六章
阴阳易 一章
卷十四・汗下宜忌 五十一章
不可汗 十八章 (当前页面)
不可下 十六章
不可汗下 四章
可汗 一章
可吐 三章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伤寒杂病论序
  2. 笔画索引
  3. 太阳中风 十五章
  4. 伤寒论序
  5. 寒热死生
  6. 阴阳易 一章
  7.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
  8. 卷一・脉法上篇 三十一章
  9. 病 三章
  10. 阳明经病腑病汗下总纲 一章 阳明十二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