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素问悬解 -- 卷三 脉法

阴阳别论十九

书名:《素问悬解》  作者: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歧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四经应四时,肝心肺肾之经,分应四时,肝木应春,心火应夏,肺金应秋,肾水应冬。从,顺也。十二脉,手足十二经也。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脉有阴阳,知阳脉之体象者,而后知阴,知阴脉之体象者,而后知阳。阳明行气于三阳,其脉在头,足阳明之人迎动于结喉之旁,是三阳之长也,故曰三阳在头。太阴行气于三阴,其脉在手,手太阴之气口动于鱼际之下,是三阴之长也,故曰三阴在手。太阴行气于三阴,是脾脉,非肺脉,而脾肺同经,故经脉别论:气口亦太阴也。阴阳虽自异位,然而彼此相通,所谓一也。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盛极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鼓一阳曰钩,心脉也。鼓一阴曰毛,肺脉也。鼓阳盛极曰弦,肝脉也。鼓阳至而绝曰石,肾脉也。阴阳相过曰溜,脾脉也。玉机真脏论: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是阴阳相过曰溜之义也。鼓,有力也。一阳,阳之微也,一阴,阴之微也。鼓阳盛极,直而长也。鼓阳至而绝,沉以搏也。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矣。

阳者,阳明胃气也,五脏之中,皆有胃气,故凡阳有五。而一脏之中,遇五脏相乘,则兼见五脉,故有五五二十五阳。凡此所谓阳者,即胃脘之阳也。所谓阴者,真脏脉也,见之则为胃阳之败,败必死矣。

凡持真脏之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悬绝者,无胃气也。脏气五日一周,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脏气三周,遇肺而死也。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脏气二周,遇心而死也。心至悬绝,九日死,脏气不及二周,遇肾而死也。肾至悬绝,七日死,脏气一周,遇脾而死也。脾至悬绝,四日死,脏气不及一周,遇肝而死也。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遇其所克也。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遇其所生也。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传其所生,谓之生阳,自肺之肾、之肝、之心,四日遇胜己之脏,故四日而死。心之肺,传其所克,谓之死阴。自心之脾、之肺,三日遇胜己之脏,故三日而死。肝心为阳,肺脾肾为阴,肺之肾,以金传水,谓之重阴,肾之脾,以水值土,谓之辟阴,辟,偏也。皆死不治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善诊者至末,旧误在阴阳应象论中。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熟于二十五阳,故知病处。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熟于真脏之脉,故知死生之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颜色之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脉之权衡规矩,而知病之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之所生。以治则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疒),其传为索(疒),其传为(疒颓)疝。(疒),音渊。

三阳,太阳也,太阳为病,发寒热,《伤寒》:太阳病,发热恶寒是也。下则寒水泛滥,而为痈肿,及为痿厥(疒)。痿厥者,足膝不健,(疒)者,肚作疼也。水寒木枯,其传为索泽。木主五色,木枯则无光泽。索,尽也。水寒筋缩,其传为(疒颓)疝。(疒颓),囊肿而偏坠也。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二阳,阳明也,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燥金化气。二阳之病,阳旺土燥,子母相传,则发于心,表里相传,则发于脾。脾藏营,是为生血之原,心藏脉,是为血行之路,心脾枯槁,前后失荣,则不得隐曲,隐曲,不利。经脉闭涩,则女子不月。月事不行。其下传肝木而为风消,仲景《伤寒》、《金匮》:厥阴之为病,消渴。肝为厥阴风木,故曰风消。其上传肺金而为息贲者,息贲,喘息奔冲,义与奔通。金木枯焦,死不治也。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

一阳,少阳也,少阳以相火主令,甲木从相火化气,一阳发病,相火上炎,肺金受刑,则少气善咳,胃土被逼,水谷莫容,则善泄。君相同气,则其传为心掣。胆火冲心,则胁肋牵心而痛。掣,引也。胆胃俱逆,则其传为膈。胆胃俱逆,上脘填塞,饮食不下,则为噎膈。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一阴,厥阴也,阳明厥阴发病,厥阴则主惊骇,肝主惊也,阳明则主背痛,背者胸之腑也。胃土上逆,肺金不降,则后冲脊背,而生疼痛。噫者,胃土上逆,而浊气不下行也。欠者,阴阳之相引也,日暮阳衰,阴引而下,阳引而上,则为欠,肺气欲降而未降也。开口呵气为欠,义详《灵枢・口问》。肺气降敛,随阳明而下行,故属之阳明。名曰风厥,厥阴风木之气逆也。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二阴,少阴也,少阴少阳发病,少阴水泛而土湿,少阳木郁而土困,则善作(月真)胀。甲木上冲,土败胃逆,而水胜火负,心君莫降,故心满而善气也。浊气上填。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三阴,太阴也,太阳太阴发病,水旺土湿,则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土湿胃逆,肺金不布,则右半偏枯,土湿脾陷,肝木不达,则左半偏枯。痿易者,湿旺而筋弛,不能联属关节也。四肢禀气脾胃,脾胃寒湿,四肢失禀,故手足不举也。

三阳结,谓之膈,二阳结,谓之消。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三阳结,谓之膈,小肠手太阳结则大便干,膀胱足太阳结则小便涩。下窍不能出,则上窍不能入。缘阳衰土湿,中脘不运,肝脾下陷,则二便堵塞,粪溺不利,肺胃上逆,则胸膈壅阻,饮食莫下也。二阳结,谓之消,大肠手阳明结则燥金司令,胃足阳明结则戊土化燥,传于厥阴,血燥风生,则为消渴也。三阴结,谓之水,足太阴结则湿土司令,手太阴结则辛金化湿,土湿不能克水,癸水泛滥,则为水胀也,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足厥阴结则乙木下陷,足少阳结则甲木上逆,清道堵塞,则为喉痹也。结阳者,肿四肢,四肢禀气于胃,阳明为三阳之长,阳明郁结,中气不达,则四肢臃肿也。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太阴为三阴之长,太阴滞结,土湿木陷,则血从便下,愈结则愈脱也。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阳结于上,阴结于下,阴盛阳衰,则为石水,少腹肿胀。石水者,水邪坚凝而不散也。

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死。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气郁发于阴中,则表开而汗泄也。阴虚阳搏,谓之崩,太阴脾虚,风木下陷,温气抑遏,不能升达,则鼓搏弗宁,血海冲决,而为崩证也。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胎妊凝结,中气壅阻,阴搏于下而不升,阳别于上而不降,阴阳不交,而人则无病,谓之有子也。阴阳虚,肠死,阴阳俱虚,而肠不敛,阳气脱泄,则人死也。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手足太阴俱搏,脾肺阴旺,脏气四周,死于夜半阴旺之时也。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手足少阴俱搏,水胜火负,脏气不及三周,夕时火衰而死也。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手足厥阴俱搏,脏气二周,平旦木旺而死也。木贼土败故。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手足太阳俱搏且鼓,不及一周,三日而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手足阳明俱搏,其病温热,金土枯燥,死不可治,不过脏气二周,十日而死也。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太阴太阳俱搏,水寒土湿,心腹满胀,发作既尽,不得隐曲,脏气一周,五日而死也。不得隐曲,下部不得屈伸,胀满之极故也。

 

tags: 阴阳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素问悬解 总目录
卷三 脉法
玉机真脏论十五
通评虚实论十六
诊要经终论十七
玉版论要十八
阴阳别论十九 (当前页面)
卷四 经络
阴阳离合论二十一
血气形志二十二
太阴阳明论二十三
脉解二十四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黄帝内经素问序
  2. 阴阳类论六十七
  3. 刺法论五十六
  4. 痹论三十三
  5. 诊要经终论十七
  6. 阴阳应象论五
  7. 刺疟六十四
  8. 脉解二十四
  9. 经络论二十七
  10. 第六卷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