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医学入门 -- 外集・卷四 / 杂病 / 外感

痞满

书名:《医学入门》  作者:李橚

痞满先分便易难,

痞与否卦义同。精神气血,出入流行之纹理闭密,而为心下痞塞,按之不痛,非若胀满外有胀急之形。大要∶大便易而利者,为虚;大便难而闭者,为实。

外感半表同伤寒;

外感邪气,自肌表传至胸膈,为半表里证,宜和解。或已经下,胸满而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满,同伤寒治法。

杂病食壅兼养血,

杂病食积,下之太过,或误下,则脾胃之阴顿亡,以致胸中至高之气,乘虚下陷心肺分野,其所蓄之邪,又且不散,宜理脾胃,兼以血药调之。若用气药导利,则气愈降而痞愈甚,久则变为中满鼓胀。盖痞皆自血中来,但伤寒从外之内,宜以苦泄;杂病从内之外,宜以辛散。人徒知气之不运,而概用枳梗、槟榔,而不知养阴调血,惜哉!古方,食壅胸中窒塞者,二陈汤探吐;伤饮食胸痞者,枳术丸;食后感寒,以致饮食不化者,二陈汤加山楂、麦芽、神曲;虚寒不散,或宽或急,常喜热物者,理中汤加枳实;稍久,郁成湿热者,平补枳术丸。

痰火气郁利膈间;

痰火因浓味郁成。痰滞者,小陷胸汤,或枳梗二陈汤,导痰汤;火盛者,二陈汤,加芩、连、栝蒌,或黄芩利膈丸,用白术、陈皮煎汤下,或古萸连丸,以泻肝补脾,清湿热开痞结;久病者,黄连消痞丸;如痰火湿热太甚者,方敢用三黄泻心汤,加减量下之。虚者,只宜分消上下,与湿同治。七情气郁成痞,不思饮食,食之不散者,木香化滞汤,或顺气导痰汤。

中虚如刺瘀碍阻,

有禀受中虚,痞滞不运,如饥如微刺者,六君子汤加香附、砂仁;有内伤劳役,浊气犯上,清气下陷,虚痞者,补中益气汤加黄连、枳实、芍药。便闭,加大黄;呕,加黄连、生姜、陈皮;冬月,加黄连、丁香。食已心下痞者,平补枳术丸。停饮中寒者,枳实理中丸。

瘀血结成窠囊下,而心下痞者,用桃仁、红花、香附、大黄等分为末,酒调服利之,或犀角地黄汤。血虚挟火,遇劳则发,心下不快者,四物二陈汤加桔梗、栝蒌降之。气血俱虚者,枳实消痞丸。

王道消补总可安。

王道消补,不轻吐下,故古方以芩、连、枳实苦泄,浓朴、生姜、半夏辛散,参、术甘苦温补,茯苓、泽泻淡渗,随病所在调之。通用二陈汤为主,肥人多湿痰,加苍术、砂仁、滑石,倍茯苓、半夏;瘦人多郁热中焦,加枳实、黄连、干葛、升麻;禀受素实,面苍骨露者,加枳壳、黄连、青皮、浓朴;素虚者,加白术、山楂、麦芽、陈皮;误下阴虚者,去茯苓、半夏,加参、术、升麻、柴胡、枳实以升胃气,更合四物汤以济阴血;饮食积痞,加枳壳、砂仁、姜汁炒黄连;食后感寒,加藿香、草豆蔻、吴萸、砂仁;气痞、痰痞,加木香、枳壳、南星;中虚,加参、术、香附、砂仁;瘀血,合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医学入门 总目录
外集・卷四 / 杂病 / 外感
咳嗽
霍乱
痞满 (当前页面)
水肿
鼓胀(与喘参看)
赤白浊
腰痛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治疮门
  2. 内伤
  3. 噤口
  4. 杂病用药赋(十三)
  5. 嗽唾咯
  6. 头风(附眉棱骨痛)
  7. 察脉
  8. 关格
  9. 变蒸
  10. 痛风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