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医学入门 -- 外集・卷七 / 治法

求本论

书名:《医学入门》  作者:李橚

将以施其疗病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盖疾 不离阴阳二邪,风热火病属阳,湿燥寒病属阴。苟不求而治之,则阴阳邪气滋蔓而难制矣。(久而传变,不胜其众。)今夫厥阴为标,风木为本,风邪伤人,掉摇螈 ,卒露强直之病生焉。少阴为标,君火为本,热邪伤人,疮疡暴下,水液混浊之病生焉。少阳为标,相火为本,火邪伤人,躁扰狂越,如丧神守之病生焉。善为治者,风淫所胜,平以辛凉;热淫所胜,平以咸寒;火淫所胜,平以咸冷。以其病本于阳,故必求其阳而疗之。太阴为标,湿土为本,湿邪伤人,腹满身肿,诸痉强直之病生焉。阳明为标,燥金为本,燥邪伤人, 郁皴揭,诸涩枯涸之病生焉。太阳为标,寒水为本,寒邪伤人,吐利腥秽,诸寒收引之病生焉。善为治者,湿淫所胜,平以苦热;燥淫所胜,平以苦温;寒淫所胜,平以辛热。

以其病本于阴,故必求其阴而治之。如是而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

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盖天之三气,其气自上而下,在人足三阳经受之;地之三气,其气自下而上,在人足三阴经受之。太阳寒水证,其脉浮而紧。紧者寒水之本也,浮者太阳标也。发于三阳经,急以辛热之药,攻本之紧,估以甘寒轻剂,解标之浮。由经入腑,又当审脉之浮紧。若紧去浮在,是浮入腑也,以寒药解之;浮去紧在,是紧入腑也,以热药攻之;浮紧不去,是浮紧俱入也,仍以热药攻其本,寒药解其标。发于三阴经,急以辛热之药,攻本之紧,佐以甘寒重剂,解标之浮。由经之藏,又当审脉之浮紧。若紧去浮在,是浮入脏也,以寒药解之;浮去紧在,是紧入脏也;以热药攻之;浮紧不去,是浮紧俱入也,仍以热药攻其本,寒药解其表。少阴君火证,其脉沉而大。大者君火本也,沉者少阴标也。发于三阳经,则以辛寒之药,攻本之火;佐以甘温轻剂,解标之沉。发于三阴经,则以辛寒之药攻本之火,佐以甘温重剂解标之沉,少阳相火证,其脉浮而数;太阴湿土证,其脉沉而缓。本末同,故从本也。厥阴风木症,其脉沉而弦。阳明燥金证,其脉浮而短。本末与中不同,故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抑论治法,各有其要,岂止于一端而已!其在表者,汗以发之;其在里者,下之夺之;其在高者,因而越之,谓可吐也; 悍者,按而收之,谓按摩也;脏寒虚夺者,治以灸 ;脉病挛痹者,治以针刺;血实蓄结肿热者,治以砭石;气滞痿厥寒热者,治以导引;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者,治以醪醴;血气凝泣,病生于筋脉者,治以熨药。始焉求其受病之本,终焉蠲其为病之邪者,无出于此也。昔者黄帝坐于明堂,受业于岐伯,传通于雷公,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纲纪万物,变化杀生,盖有不测之神,斡旋宰制于其间。病既本于此,为工者,奚可他求哉!又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此求病机之说,与夫必求其本之理一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医学入门 总目录
外集・卷七
通用古方诗括 / 杂病(五)
通用古方诗括 / 杂病(六)
急救诸方
急救诸方 / 怪疾
外集・卷七 / 治法
求本论 (当前页面)
杂治赋
习医规格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内伤
  2. 治疮门
  3. 噤口
  4. 杂病用药赋(十三)
  5.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七)
  6. 脏腑六脉诊法
  7. 嗽唾咯
  8. 急救诸方
  9. 急救诸方 / 怪疾
  10. 关格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