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卷上

暑证

书名:《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作者:?

立夏以后,暑热盛行,时人有头疼恶心,身热恶寒,手足厥冷,肢节沉痛,不思饮食,或气高而喘,或气短而促,甚者用手扪之,如火燎皮肤,或腹肠绞疼,或口鼻流血,病候与伤寒相似。不知者误认伤寒,用风热发汗药,或加衣出汗,则元气益虚,终不知悟。盖此证乃夏属阴虚,元气不足,湿热蒸人,暴伤元气,人初感之,即骨乏腿软,精神倦怠,昏睡懒语,其形如醉梦间,或无汗或微汗不断,或大汗不止,烦渴饮水,胸膈痞闷,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呕或泻或结,或霍乱不止。此等证与伤寒大异,按时而施治,据证而急疗,无不应手者。语曰勿伐天和,正因时之道也。亦有不头痛身痛恶寒者,治法皆同,治法轻者以五苓散,以利小便,导火下泻而暑自解,或香薷饮辛散以驱暑毒,木瓜制暑之要药也。或藿香正气散、十味香薷饮之类,重者人参败毒散、桂苓甘露饮、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之类,弱者用生脉散、清暑益气汤、补中益气汤等。若不分内外,不论轻重强弱,一概以和解,百发百中,随试随应,则无如六和汤最良矣。方书名家,古今甚众,其中多所发挥,明切精密者,惟朱丹溪为最详且要。

近世著作,王宇泰先生,有《证治准绳》、《证治类方》诸帙,独得其解,批 中窍,转丸游刃之技,力追古名流已,工医者所当时披诵而潜玩者也,治方见后。

霖按∶暑证论治,此篇要言不烦,可作《医门棒喝》,然未若仲景治 精简也。第一节言暑证总纲论曰∶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夫暑为天日之阳邪,由口鼻皮毛袭入者多,先见寒热,其身重疼痛,脉弦细芤迟者,暑多兼湿,盖弦细芤迟中,寓濡象挟湿故也。太阴主表,膀胱亦主表,热邪伤气,故小便已洒洒然毛耸也。手足冷者,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也。热湿盛于内,气淫于外,故气出身热,口开齿燥也。若发汗则更伤其表气,温针则益其燥热,下之则热邪内陷,此示人以暑病之脉证禁忌,而不出方也。第二节论曰∶太阳中热者,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言热甚者,宜清热生阴也。第三节论曰∶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此言湿甚热微者,以瓜蒂去身面四肢水气,水去暑无所根据则自解。观其三法鼎峙,由此类推,其热湿微甚,治暑已无余蕴,谁谓长沙知治寒而不知治暑哉!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总目录
原序
原序
卷上
辨春夏秋冬温暑凉寒四证病原
天时
地气
暑证 (当前页面)
暑厥
暑风
暑疡
暑瘵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丸散方类
  2. 暑厥
  3. 绞肠痧
  4. 原序
  5. 疫证治案
  6. 时疫(见朱丹溪)
  7. 治疫名方
  8. 朱丹溪・中暑论
  9. 王宇泰・《证治准绳》论暑
  10. 五运六气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