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卷中/古今名医暑证汇论

虞花溪・《医学正传》论暑

书名:《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作者:?

《内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洁古又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仲景《伤寒论》中一证曰中 ,即暑也。脉虚而微弱,烦渴引饮,体热自汗,此盖得劳役体虚,而暑邪干卫之候,是宜东垣清暑益气汤等补益之剂,治之而愈。一证曰热病,即中热也。脉洪而紧盛,头疼身热,口燥心烦,此盖得之于冬感寒邪,郁积至夏而发,而挟暑而成大热之候,是宜黄连、白虎、解毒等汤清凉之剂,调之而愈。曰中暑者,阴症内伤之为病也。曰中热者,恐亦外感之为病也。曰阴曰阳,岂不于斯而明辨之乎?学人宜再思之。

按∶暑热一气也。感暑而病热,原不可分为二气,中与伤有轻重之别。丹溪有冒中伤三名,细思总为伤暑,其极重者则称中耳,冒不必言也,已有专辨伤寒证,分有阴阳,暑证属火,多发扬激烈之状,总谓之阳,似无所为阴者,惟其感深,日久骤发,而沉昏不省人事,闭目息微,此类似阴,其实火极气结,痰盛气闭,脏腑不通,咽喉嗌塞使然,乃阳胜非阴也。阴证阳证,尚不可分,况以暑与热分之,益不达矣。

霖按∶此辟花溪以暑热分阴阳是矣。而谓暑为火极之证,与热不分,然则以六和汤为治暑主方,火热之证,果宜浓朴、砂仁、藿香、半夏诸燥热之品乎?自相矛盾,亦不思甚矣。总因不明阴阳互根之义,故开口便错,近世王孟英泥执暑为火邪,而不兼湿,亦由不读《内经》,剿袭一家之说,率尔操觚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总目录
卷中/古今名医暑证汇论
温病辨
辨恶寒
辨温暑凉寒诸证
辨风温
虞花溪・《医学正传》论暑 (当前页面)
救痰壅法
救绞肠痧法并干霍乱
救途中热倒法
王宇泰・《证治准绳》论暑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丸散方类
  2. 暑厥
  3. 绞肠痧
  4. 原序
  5. 疫证治案
  6. 时疫(见朱丹溪)
  7. 治疫名方
  8. 朱丹溪・中暑论
  9. 五运六气
  10. 王宇泰・《证治准绳》论暑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