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虫治疗:常用的驱虫药有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驱钩蛔)、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详见常用驱肠虫药。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 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和控制感染。早期驱虫可防止复发与并发症。蛔虫有厌酸习性,可选用食醋一次2~4两,每日三次,以达到安虫目的。内科治疗无效,合并严重肝胆感染手术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的治疗:大多数蛔虫性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应及早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腹痛缓解后驱虫。当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时要及时手术治疗。 附:中医学表格 
    
        
            | 第七章              驱虫药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  
            |     药名 |       性味 |      功效 |           临床应用 |  
            | 使君子 | 甘,温,脾胃 | 驱虫消积 | 1、用于蛔虫证,蛲虫证2、用于小儿疳积 |  
            | 苦楝皮 | 苦,寒;有毒,肝脾胃 | 杀虫,疗癣 | 1、用于蛔虫证、蛲虫、钩虫病2、用于疥癣湿疮 |  
            | 槟榔 | 苦、辛,温,大肠胃 | 驱虫消积, 行气利水 | 1、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2、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小儿疳积3、用于水肿,脚气肿痛 |  
            | 南瓜子 | 甘平,胃大肠 | 杀虫 | 用于绦虫证 |  
            | 鹤草芽 | 苦涩凉,肝小肠大肠 | 杀虫 | 用于绦虫证 |  
            | 雷丸 | 苦寒,有小毒,胃大肠 | 杀虫 | 用于绦虫证,钩虫病,蛔虫病 |  
            | 芜荑 | 辛苦温,脾胃 | 杀虫,消积 | 1、用于虫积腹痛2、用于小儿疳积3、外用祛湿杀虫止痒 |  
            | 鹤虱 | 苦辛平,有小毒,脾胃 | 杀虫消积 | 用于虫积腹痛 |  
            | 榧子 | 甘平,肺胃大肠 | 杀虫消积,通便,润肺 | 1.虫积腹痛,2.肠燥便秘,3.肺燥咳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