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教科书 > 中国医学通史 -- 中国医学通史现代卷

现代中药学的发展

书名:《中国医学通史》  作者:

 

现代中药事业发展的历程

一、五十年代初期的分散经营(1949~1954)

1949年到1954年,中药主要是私人经营,据商业部门1954年统计,全国私营中药商有10.4万余户,为西药商6600万户的15倍多,中药从业人员有27万多人,私营业起主要作用。

1954年毛泽东主席对中医工作明确指出“中药应当很好的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遗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们的罪过。所以,对各省主产药材应加以调查保护。鼓励生产,便利运输,改进推销。对中药研究光做化学分析是不够的,应进而做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特别上对中药的配合作用更应注意”。毛泽东这一重要指示,对中药事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中药涉及多部门,为了便于协调进行工作,分工负责,由中央卫生部、商业部、农业部、林业部、中国科学院、全国合作总社等单位组成了中药管理委员会。由卫生部负主要责任,统一管理中药的生产和研究工作。

二、中药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的体制形成与发展(1955~1985)

1955年3月1日,商业部成立了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土产公司、中国医药公司和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的中药业务同时移交中国药材公司。

1955年7月,鉴于中药材生产和供应对象主要是分散在广大农村,为了加强中药经营,有利于生产及市场的统筹安排,自7月4日起中国药材公司由商业部移交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更名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药材管理总局。

1956年,为便于对私营中药商的社会主义改造,自4月份起中药业务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移交商业部领导,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

1957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指出:“中药材是技术性较多的商品”。“我们是全国产、供、销安排的,着眼第一点是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有物质基础”。“农业部门主要抓粮食,药材生产,由经营部门兼管”。之后,药材生产也由中药行业统管,各级药材公司不仅负责中药材的购销经营管理,并负责中药材的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形成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的专业公司。

1958年,国务院在关于各地充分利用野生植物原料的通知中,提出了有多种用途的交叉商品“首先保证药用”的原则。在“大跃进”期间,中药材生产收购一度出现不顾药用需要,盲目发展的趋向,造成部分品种大量积压。

1959年,卫生部全国药政会议研究解决某些紧缺药材的措施,提出“首先保证饮片配方的供应”、“先饮片、后成药”以及“先人用、后兽用”等供应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是中药供应工作的准绳。

1960年到1963年,根据卫生部发出《关于普查野生药源的通知》,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次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工作。

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商业部《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经营管理体制的报告》,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建制在商业部,以商业部为主,与卫生部共同领导。

1969年,中国药材公司与中国医药公司合并为商业部医药组,后扩建为商业部医药局。

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展出2.3万多件展品,其中有新鲜植物药430种。

1977年,商业部与卫生部国家计量局协作,经过调查研究作出决定,从1978年起,对中药的计量单位由旧制改为分制,中医处方计量改钱为克,并统一了全国中药计量单位,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计量习惯。

三、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阶段(1978~1990)

从1979年起,中药又由商业部移交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管理,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的建制。

1982年10月,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厥文,全国工商联主任委员胡子昂,农工民主主席季方共同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扶持振兴中药事业的建议书》,要求进一步解决中药供应紧缺,饮片质量下降和中药后继乏人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对《建议书》的批示,1983年,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召开全国建立中药工作会议。为了加快饮片生产机械化的进程,国家投资扶持全国44个重点饮片厂开展了技术改造。国家医药管理局1984年、1985年连续召开了两次全国饮片工作会议,开展了饮片质量的评比、检查,加强了饮片的质量管理,饮片的质量逐步有了改善。

1987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改变了过去中医中药多年互相分离的管理和中药的从属地位,发迹改变中药工作与社会不相适应的状况,推动中医药事业同步发展和振兴。

1989年4月7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中药工作形势,对中药的管理体制、治理整顿中药市场,以及给中药以一定的优惠政策问题,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同有关地方协商后,选择几个省、市进行中医药统一管理的试点工作,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加强对中药工作的领导,支持中药事业的发展纠正有的地方对中药机构采取更名撤并等削弱中药事业的作法。

 

现代中药事业的主要成就

一、中药材生产的发展

195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后,中药材开展了异地引种试种、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的工作。天麻、桔梗、丹参、首乌、银耳、珍珠、全虫、蜈蚣、蛇、龟、鳖等野生变家种、家养成功的药材达五、六十种。活麝报麝香、活熊取胆汁也已成功。引种成功的新产区,其药材产量相当于老产区的70%。西红花、西洋参、珍珠、木香等过去靠进口的药材已能自产,有的还可出口。

1949年以后,共组织了3次药材资源大普查,其中1983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从1983年起,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农林部、卫生部、经贸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组成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制订了以360个品种为重点的《普查方案》,在全国进行中药资源大普查,全国各地约4万多专业人员参加。这是中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二、中成药工业形成与发展

40多年来,我国中成药生产经历了前店后场到工业化生产的巨大变化。目前,全国有600多个中成药药厂,职工10万多人。1988年中成药工业总产量达22.9万亿吨,总产值达51.2亿元,比1957年8000万元增长了65倍,比1978年的8.47亿元增长了5倍,10年平均增长50.15%,超过1978年前处均增长5%的10倍固定资产原值1988年15.97亿元而1957年由于是前丫后场、手式操作,没有形成工业,所以固定资产基本是零。生产剂型40多种,品种5000种。

1973年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和国家计委《关于改进中成药质量的报告》。文件下达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天津、长春、河南周口制药机械厂。10多年来,共拨基建、技改资金10多亿元,使中成药工业在科研、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中药饮片工业初步形成

1983年国务院以(83)160号文件批转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工作问题的报告》。文件除强调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药生产外,第一次提出了对饮片工业的改革。全国确定44个重点饮片厂,由国家经委每年拨款进行技术改造;1989年其中16个已经投产,对一般饮片厂各地区也正在投资或规划进行改造,部分饮片厂的切、洗、润、燥等主要生产环节已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1986年开始对饮片实行免税5年的政策。这就使饮片生产摆脱了流通的附属地位,中药饮片工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中药饮片厂约1500家,生产能力达到2.5亿公斤。

为了振兴饮片工业,国家医药管理局从1984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中药饮片生产、质量会议,对中药饮片生产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四、中药科研事业日益发展

1949年前,我国中药科学研究几乎是空白。1955年以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生药研究室中国医药研究所为基础,建立了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是建国后第一个中药研究机构;四川省卫生厅中药研究所是省级中药研究专门机构。当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条件都很差。1956年国家制订的发展科学技术长远规划(12年规划)其中的5105项是中药研究,提出了发展中药研究的远景蓝图。

“文化大革命”虽然打乱了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许多课题中断研究,发展受到限制,但在此期间,由于周恩来亲自抓医药卫生,科研部门研制出多种中药新产品,在中药材引种、栽培、炮制及中成药研究中也获得了一些新成果。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药科研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

中药研究机构和专业科研人员有较大增加。卫生系统的中药研究机构得到充实和加强。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还将四川、吉林、湖南、黑龙江、湖北、陕西和上海等省市的中医研究所调整为中医药研究院,其下所属的研究室有的格升为研究所。一些医学院校和中医学院成立了中药研究所(室)。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后,充实了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市原设的中药研究所(室),相继成立了四川养麝研究所、吉林人参研究所、广东南药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所,陕西、浙江、新疆、河南、黑龙江等研究中药的机构,1985年,全国医药系统已有中药研究所14所,总人数近千人其中科技人员约600人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系统也加强天然药物的科研力量。中药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成长。

中药科研领域逐渐扩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期间,中药专业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中药研究方面,已从药材、饮片、中成药生产工艺的研究,扩展到中药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就是根据中国医药传统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来开展中药复方研究探索,参药性理论也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有4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创造发明奖。

推行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的试点。

科研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不仅增加了科研机构基本建设的投资,新建了许多科研大楼,而且添置了一批现代化仪器设备,如质谱仪、核磁共振仪、低温高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等,科研条件显著改善。

发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中药的科学研究

一、本草学文献的整理研究

(一)古本草辑佚

尚志钧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农本草经》、《昊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雷公炙论》、《药性论》、《唐・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海药本草》、《日华子本草》、《本草图经》及《补阙肘后方》等辑复工作,为整理本草文献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做出重大贡献。

(二)历代本草语译、校点、注释

《神农本草经》的语译、校注和辑校。

1953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开设《本草学概论》,赵橘黄先生对我国楞代主要本草进行整理,对《神农本草经》序例、《雷公炮炙论》及主要本草的序跋作了注释,并于1960年撰成《本草新诠》(初稿)。1955年初,为筹办卫生部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班准备教材,中医研究院筹备处组织中医药专家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注译语译,编成《本草经语译》(初稿),作为西医学习中医教材教材之一。山东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班于1958年编成《本草经百五味浅释》,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编有《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增图)》。王大观等以顾观光辑本为底本,每品先记其来源,次引录(本经)原文,然后加以评释,摘引楞代医药学家对《本经》药物的论述的发展,结合现代中药学研究成果编成了《本草经义疏》。

历代重要本草的重印与校点

1949年以来,对本草古籍的整理与出版进行了大量工作。明代兰茂著的《滇南本草》是重要的地方性本草,经明、清两代增补、传抄,版本各异,并有矛盾。云南省卫生局组织学者对种版本进行了校勘整理,已分3册出版。我国《本草纲目》有很多版本。《本草衍义》(颜正华等,1990)、《本草蒙筌》、《本草纲目选译》、《食物本草》、《本草备要讲解》,等十部本草古籍,已经整理出版。

二、中药材品种的本草考证

(一)单味药材的考证

40年来通过本草学考证澄清市场上混乱的品种已超过200多种。如有人曾考证威灵仙天古本草记载中最早是玄参科草本威灵仙,最近又有人从唐贞元年间“威灵仙传”的有关记载为依据,考证出毛莨科铁线莲赂植物是历史上最早药用的威灵仙品种,而不是始自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从而为《中国药典》收载铁线莲属植物作为正品威灵仙,提供了早期文献学的依据。传统的药用白头翁乃是毛莨科的白头翁,《植物名实图考》上的白头翁则是菊科泽兰属植物,《滇南本草》上收载的一支箭又名白头翁。

目前所用的功劳叶是冬青科构骨的叶,只有少数地区应用的是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叶。经考证本草,唐《本草拾遗》、明《本草纲目》中的均以构骨叶入药,至清代始混入十大功劳之名;《植物名实图考》收载的功劳叶图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及狭叶十大功劳,其描写也似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叶而非构骨之叶,为构骨叶作功劳叶查找到了古代本草依据。

巴戟天用药混乱,有的地区用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香巴戟用。考证本草所收的归州巴戟即香巴戟,而正品的茜草科巴戟天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

葶苈子在商品中有十字花科多种植物种子,经考证古代本草收载的就是目前认为正品独行菜的种子。并建议将Lepidium属的中文名译名由“独行菜属”改为“葶苈属”,将Draba属的中文名由“葶苈属”改为“和葶苈属”为宜。

秦皮商品药材目前有岑属植物的树皮及核桃楸皮,经本颧考证认为本草收载的秦皮为木樨科岑属植物皮,水渍之有蓝色荧光的树皮。汉代高诱在《淮南子》注文中对秦皮荧光现象的记载以,唐《新修本草》将这种荧光观察应用于秦皮鉴别的记载,对世界荧光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胡桃科的核桃楸皮作为秦皮是清代中期以来的历史误用,属混伪品,不能作秦皮入药。

皂荚与猪牙皂的关系,后世众说纷纭,认为是同一种树上不同发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的皂荚,同时澄清了《新修本草》谓“此物有3种”的含义是相同的。即同在一株皂荚树上,即有大、中、小3种不类果实。本草所指的“形如猪牙”“长尺二者”、“长六七寸”,园厚节促直者3种类型与现今民间所称的“牙皂”、“糠皂”和“肉皂”3种不同果实的皂荚正相符合。

古代所答罗晃子或罗望子应该是梧桐科植物苹婆的果实,即中药凤眼果,而不是豆科植物酸角,建议不应再将“罗晃子”、“罗望子”、“九层皮”等名称收作酸角的别名。Tamarindus当称为“酸豆属”而不是罗晃子属,以澄清“罗晃子”的名实混乱。

木兰科植物的望春兰的花蕾为本草最早辛夷使用品种之一,初在陕西,后发展到河南,现今产量最大,为主流商品;玉兰汉代就作辛夷使用;淡紫玉兰为本草中记载的树高数仞、花白色带紫,主于长江流域的品种,亦为早期使用辛夷品种之一,《植物名实图考》提到玉兰分紫瓣、白瓣二种,紫瓣玉兰即指淡紫玉兰,紫花玉兰始载于《本草衍义》已不见于商品中,我国部分地区有零星栽培,供作观赏,不宜再称其为“辛夷”。

20世纪以前,中药半夏的原植物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而前人曾将道地药材“齐州半夏”(主于山东省历域县)误考为只分布于日本的三裂叶半夏,同时证明古代本草中常混为半夏的“由跋”是同属植物虎掌的幼小块茎,而不是天南星属植物(Arisaemaringens)。

古代本草记载的细辛主流品种本身就在变迁,除华细辛、辽细辛外,细辛属的其它植物在古代就有作细辛或土细辛的历史。古代本草记载的杜衡,可能还有细辛属的其它植物,至少包括小叶马蹄香,用细辛属植物补充中医习用的细辛类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

考证古本草钩吻,从古人对钩吻所描述的治疗作用,中毒症状和杀虫方面来分析,认为本草中的钩吻,应包括马钱科的胡蔓藤,卫矛科的雷公藤等,而以雷公藤较为对号入座。本草所载防风的植物,除现今所用正品防风外,可能包括华山前胡和泰山前胡,珊瑚菜为古本草所载防风代用品石防风的一种。

沙参和荠尼的本草考证,认为古本草中的荠尼应是杏叶沙参的别名,而非A.trachelioides。从历代百余篇医药文献中记载阿胶名称和煮胶所用的动物皮的演变情况,追溯其最早用于制胶的原料“乃煮牛皮作之”,这种以牛皮制胶称为驴皮胶,见于八世纪以后的文献,此后文献就较普遍地在“阿胶”一名下同时纲载黄明胶、驴皮胶等名称。说明了古代不同时期用于制胶的动物基原是有变化的。

《本草经集注》的诺藤,《本草拾遗》的大匏藤,《海药本草》的含水藤,就是《本草纲目拾遗》的买麻藤。通过对《本草原始》所载刘寄奴图文的考证,认为其基原即为玄参科阴行草,从而找到了阴行草在北方作刘寄奴药用的本草依据。40余年来,在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已经考证的本草药品有一百余种。

(二)植物品种考证

40年来应用现代植物分类学方法整理古本草,在药物品种考证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谢宗万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上、中)对150种(组)常用中药都进行了本草考证。江苏植物研究所著《本草整理资料》对39种中药进行了考证。《药材学》、《中草药学》、《中药志(Ⅰ~Ⅴ)卷》、《中药检定手册》、《新华本草纲要》等在药材的“历史”项目也有粗略的考证。黄胜白、陈重明的《本草学》(1988)收载了本草考证的文章52篇。此外,对《植物名实图考》中若干药用植物品种进行考证,并提出不少正误的意见。有人还对《图考》中18种无名种植物进行考订。杭悦宇等考证了《图考》记载97种同名异物植物,确认两种同名的84种,三种的11种,四种的2种,为不同科植物的31种,同种重复的16种,引《救荒本草》图的同名植物7种,有数种名实不符的植物。吴征镒、杨竟生对《本草纲目拾遗》中品种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尚志钧对《五十二病方》中药物及《神农本草经》中部分品种进行了本草考释。

近10年来,采用多学科综合对常用中药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医药管理局和中医管理局先后在“七五”和“八五”期间,组织全国医药科研和教学单位作攻关重大项目“常用中药的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对每和药物规定的10项研究指标中,就将“本草考证”独立为一项,现已完成中药的本草考证220种。该成果已于1991年、1995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

三、中药资源普查

1949年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前两次是局部的调查,为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积累了经验。1982年,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决定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普查,以摸清家底,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从1983年开始,历时5年,对全国80%以上的国土面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内容偶然性包括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数量和质量、保护和管理、中药区划、中药资源区域开发等。

(一)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

中药资源主要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构成。据普查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药用植物383科、2309属,11146种约占全部种类的87%;药用动物359科、862属,1581种,占12%;药用矿物仅80种,不足1%。

药用植物种类:我国11146种药用植物中,藻类、菌类、地衣类等低等植物有91科、188属,459种;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292科、2121属,10687种。

药用动物种类据调查统计,我国有药用动物1581种和种下单位(不含亚种),分属11门、33纲、141目、145科、861属。其中陆栖动物330科、720属、1306种,海洋动物85科、141目、275种。

药用矿物种类:我国有药用矿物12类、80种(原矿物),其中:铁化合物7种;铜化合物6种;镁化合物16种;钙化合物2种;钾化合物类2种;钠化合物类6种;汞化合物类2种;砷化合物类4种;硅公合物类16种;有色金属7种;古动物化石类4种;其它类7种。

(二)各省、市、自治区中药资源种类

通过普查,基本上摸清了我国不同区域的30个省、市、自治区及所属市、县中药资源种类,行政区划所属6大区的种类数量的排列顺序为(1)西南区;(2)中南区;(3)华东区;(4)西北区;(5)东北区;(6)华北区。其中西南和中南两区的中药资源种类占全国总数的50%~60%,所属省区一般有3000~4000种最多达5000种;华东和西北两区的种类约占全国的30%,所属省区一般有1500~2000种,最高达3300种;东北和华北两区的种类较少,约占全国的10%,所属省一般有1000~1500种,最高达1700种。

由于各省、区在普查中,在选择调查种类的原则方面的差异,以致有的省区在种类统计方面明显偏少,如黑龙江省、海南等省,均待进一步增订。

(三)传统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药

广义的中药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药(草药)。

传统中药:指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物及其加工品。在全国中药材交流中,中药材种类一般在800~1000种左右,最高时达1200种。常用药材约500~600多种,少常用药材的200种,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部分为冷背药。

民族药:指除汉族外,各民族在本民族区域内使用的天然药物,有其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受到民族医药学或民族用药经验的指导,多自采自用,或采用行医售药的经营方式。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民族药物,其中有独立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1/3。据调查,我国的民族药约有4000多种。

民间药(草药)是具有地方使用习惯的民间药物,有一定的区域性的局限性,多以口传身授方式流传于民间,缺少完整的理论总结,一般末形成商品进入商场流通。在中药资源中除去传统药和民间药以外的种类多属民间药的范畴,我国的民间药约在5000种左右。

四、药用动植物的生产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对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中药野生品种占80%左右,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为了高产稳产,保证药材供应,为满足国内外对中药日益增长的要求,国家重视有计划地开展了中药材的生产研究。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十七条提出:“发展药材生产,注意保护野生药材,并且根据可能条件,逐步进行人工栽培”。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各地开展了人工培植和饲养研究,有些原来依靠进口的中药材,现已自行生产;五十年代初,有60余种药材依靠进口。经引种研究,栽培成功的有砂仁、丁香、豆蔻、肉桂、西洋参、番红花、安息香等20多种。1985年全国家种药材面积达494万亩,中药材总产量比1957年增加2倍。

(一)药用植物栽培研究

巩固并发展地道药材生产

1958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地道药材生产基地,担负着地区之间的调剂任务和供应出口。“必须加以保护和有计划地发展”。各级中药主管部门和药材公司在建设药材商品生产基地的工作中,除在生产布局、收购和调拔上适当安排外,每年在播种、收获季节,组织人员深入产区,调查研究,协同解决生产、收购中的问题。以保护产区生产者的利益,稳定市场供应,调剂商品余缺。

开展易地引种,扩大新产区

从1958年开始,各级药材公司制订了中药材引种试种计划,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扶持资金和肥料,分配和调剂种子、种苗。引种地区和社队,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帮助和指导下,有些品种扩大了产区。例如茯苓的家种产区,过去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河南3省接壤地区,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有少量生产。生产需用马尾松作引材,老产区松木资源有限,影响茯苓生产,多年供应不足。经过引种,产区省由7个增加到13个,七十年代后产量大幅度增长,逐步满足了供应。

(1)进口南药引种试种

一些地区从五十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砂仁、槟榔等南药的生产。1969年,商业、农垦、林业、外贸、卫生、财政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发展南药生产问题的意见》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进一步开展了南药引种。1975年,商业、农林、卫生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发展南药生产十年规划的意见》。

1971年后,国家先后共拔出专款,先后从国外引进30多种南药种子,扶持南药引种工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下,经过产区经营部门和农垦、社队药场等生产单位坚持不懈的努力,豆寇、丁香、南玉桂、天仙子、马钱子、千年健、西红花、西洋参、古柯、大枫子、檀香等南药已在国内安家落户。

(2)野生植物药材变家种家管

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了野生动、植物药材变家养、家种的要求。各级中药主管部门和药材公司采取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野生药材进行试种和护管,并逐步取得了经验。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和引种纯化的研究

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诱变、多倍体育种等手段,进行了中药材的良种选育研究,获得了浙贝、元胡、地黄、吴茱萸、栝蒌、薄荷、牛膝、青蒿等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在种质资源的研究方面,“七五”期间,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研究有较大进展,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所、浙江中药所在种子的生理特性,生化与休眠、贮藏与繁殖等方面,对近千种药用植物种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我国药用植物基因库的建立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珍稀涉危植物保护和利用方面,国内编写出版了第一部《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389种,不少生产、科研单位对珍稀涉危植物的种子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物候学及其抗旱、抗寒、抗盐等生理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并建立了我珍稀濒危植物数据库和野生植物的种子库。

(二)药用动物养殖技术研究

药用动物饲养驯化技术

(1)鹿的饲养:五十年代初期,仅东北等少数地区养鹿,共约2000头,年产茸不过300公斤左右,药用绝大部分靠野生猎取。在药材公司的组织和支持下,鹿的饲养范围逐步遍及全国,品种从梅花鹿扩展到马鹿(主要在新疆)。到1979年,全国共养鹿25万头,收购鹿茸3.3万公斤(包括少数野生),商品供应出现饱和。1980年后,对公鹿和母鹿的比重进行了适当调整,淘汰了一些老弱鹿种。1985年全国养鹿减到20万头,收购鹿茸3.2万公斤,比1950年增长约100倍左右,基本上满足了药用的需要。

(2)人工养麝:从1958年开始,国家在加强资源保护的同时,在四川的马尔康、米亚罗,安微的佛子岭,陕西的镇平等地建立了养麝试验场,进行野麝变家养的试验。同年11月,马尔康养麝场职工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活麝取香,打破历史上“杀鸡取卵”的做法。四川养麝研究所与马尔康养麝场,30多年来在艰苦的条件下,细心观察并掌握了麝的生活规律,不断探索和研究,在提高野麝活捕、人工驯化、饲养繁殖、疾病防治、活体取香等项技术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药用动物有效成分的工程化生产

(1)一些紧缺动物药材有效成分的人工合成生产研究方面,1956年天津制药厂从猪胆汁中提取胆红素、胆酸等天然牛黄的有效成分,研制人工牛黄成功。其后北京市中药三厂、上海中药制药一厂,都分别试制成功。

(2)动物药有效成分工厂化生产工艺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七十年代后,广东海康县药品公司按照然牛黄形成的规律,在牛的胆囊内埋植异物促使长“黄”,进行牛体人工培育牛黄的探索。该技术在11个省进行推广试验,作埋植手术的牛共1000头,不仅产“黄”,而且不影响母牛生育繁殖,证明技术的成功的,可望成为提供天然牛黄的重要途径。

五、中药炮制的研究

五十年代初,全国各地对中药炮制经验的继承和炮制历史文献的整理,都进行了大量工作。1963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与山东中医研究所、陕西省渭南卫生学校等单位协作,搜集整理166种中医药文献中有关中药炮制的记载,编写《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与此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中药炮制内容,列为国家法定的药品标准之一。1983年卫生部组织编写《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选订出较为合理可行的炮制方法,拟于1988年发行,作部颁标准执行。1986年王孝涛等在《历代中药炮制辑要》的基础上编写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全书收集春秋战国时期至清代540余种常用中药的主要炮制文献,继而又写了《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收集现代常用中药550余种,内容包括药材来源、炮制方法、现代研究三个方面为科研、教学、生产提供比较完整的资料。

为研究中药炮制源流,有关专家对历代本草中炮制方面的内容作了一些整理与评述,如对《伤寒论》、《本草经集注》、《五十二病方》、《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中的炮制方法作了介绍、评述或全面研究。《本草纲目》中的炮制技术尤为丰富,炮制方法近百种,其中采用辅料制作的有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制、酥制、泔水制、胆汁制、油脂制、黑豆制、甘草水制、浆水制、茱萸制、药汁制以及蒸制、煮制、炒制、煨制、火炮、制炭、煅炭等,其中多数为现今炮制生产所沿用。

对有些种类药物炮制沿革进行了探讨。如酒制法,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用酒制中药约有270多种,目前各地沿用的尚有85种之多,除酒煮、酒洗及酒煨法外,酒炙法、酒炖法、酒蒸法、酒浸法以及煅后酒淬法等都是现今所能用的炮制方法。炮制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药性和提高疗效,传统经验认为中药经酒制后可“引药上行”、通经活络以及使药材松脆以利粉碎等作用。醋制法的探讨,在先秦即已出现,唐代有了初步发展,到宋代广泛应用,并在宋、明期间逐步形成理论,该法多应用于峻泻逐水、化瘀止痛、疏肝理气、收敛固涩中的某些药材和其他一些动、矿物类药材之中。蜜制法源于蜂蜜配伍药用,沿用了早期用蜜的基本特点,蜜制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并不仅限于润肺止咳,但蜜量恒定,才能确保蜜制药物的疗效。对炭药及干馏品的炮制沿革的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炒炭的药物有200种左右,沿用至今的尚有70多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多种疮疡肿痛、泻痢、脱肛、皮炎、湿疹等。

对单味药物炮制的沿革也进行过一些研究。如对神曲的起源、处方演变、医疗用途作了考证;对半夏、附子的炮制作了溯源,说明各种炮制品是按照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对酸枣仁生熟功效作了历史分析,认为生熟枣仁都可以治不眠,而临床实践证明两者的功效不会相反;对半夏、大黄、地黄的炮制沿革也有系统的研究。文献记载的半夏的炮制方法有70多种,最早辅料用生姜,宋代始用白矾,元代又增了皂角,法制半夏始创于明代,至清代其制法已渐趋统一。熟大黄在汉以前就有不加辅料的蒸法,自宋至清代,工艺有较大发展,用辅料制开始盛行,方书中有酒蒸、酒煮、酒醋合煎、醋煮、醋炒、蜜蒸、小便浸煨、米泔水浸炒等等;现代熟大黄多有酒蒸法与酒炖法,其炮制目的是缓和“泻下”及“伤胃气”、“伤阴血”副作用,改变药性,突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能。地黄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品至少有16种,其中如蒸制熟地、酒制熟地、生地黄、地黄炭等仍为现所沿用,炮制目的在于改变生地黄的大寒之性,蒸制后转为寒(凉)而主补肾虚,而经酒制后则性转为微温主补血虚。地黄炭入药,历史上极少见,并不用于止血,近代始有地黄炭加强止血作用之说,且用量增多。此外,还探讨了厚朴、黄芪、当归、知母等的炮制沿革。

六、中药制剂研究

(一)中药新剂型研究

口服安瓿剂是以中药汤剂为基础,已生产有祛痰灵、生脉饮、四逆汤、双宝素、蜂王浆口服液等几十种口服安瓿剂。

冲剂是借鉴国外经验以药物的细粉或提取物等制成干燥颗粒或块状的内服制剂,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既具有糖浆剂和汤剂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服前临时煎煮、液体制剂易变质、霉败的缺点,如感冒退热冲剂、炎宁冲剂等。

浓缩丸和滴丸剂。近年来研制的浓缩丸有百余种,如安神补心丸、冠心舒活丸等。

滴丸系用滴制法制备的丸剂。目前研制成功的有苏冰滴丸、芸香油滴丸、牡荆油滴丸等十多个品种。

胶囊剂、微型胶囊剂。胶囊剂主要是将药物浸膏粉、提纯物、生药原粉盛装于用明胶或甲基纤维与海藻酸钙(或钠)为原料制成的空胶囊(硬胶囊或软胶囊)中制成的制剂。胶囊剂具有释放药物速度快、可掩饰药物不良臭味和对一些不易制成丸或片剂的液体药物容装的优点。目前制得的胶囊近百种,硬胶囊占大多数。

合剂、乳剂、糖浆剂。中药合剂系由多由两种以上药物饮片合煎的水煎液浓缩而成,是在汤药的基础上改进的剂型,减少了临用时煎药的麻烦,用量少而便于服用。以前多由医院制备,后来改进了工艺,质量相对稳定,中药厂已有成批投产,如抗白喉合剂、小青龙合剂等。中药乳剂是将含挥发油或油脂的药材提得油后,加乳化剂后制得的液体药剂,如荆条油乳剂、莪术油乳剂等,能克服中药汤剂或合剂容油少的缺点。中药糖浆剂是将中药提取液浓缩为稠膏,加入一定量的糖浆及腐剂面成,这种剂型综合了汤剂、合剂、膏滋瘃西药糖浆剂的优点,为患者所喜用,如养阴清肺糖浆、枇杷露、健脑灵等,有的产品还畅销外。

片剂。中药片剂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六十年代基本定型。各地研制的中药片有1000多种,现生产的几百种,如六四止咳片、牛黄解毒片、愈风宁心片等。

中药袋泡剂。袋泡剂是将炮制好的中药材粉碎成粗末,包装在耐温耐泡的特制的滤纸袋中,用开水冲泡数分钟,弃去药渣和泡袋,服用药汁。

外用膏剂、栓剂。中药外用膏剂的传统剂型有黑膏药、白膏药、油蜡膏等,新剂型有软膏和橡皮膏。这些膏体大致可分为硬膏剂和软膏剂两类。硬膏剂是用铅肥皂、松香或橡胶等作基质,与药物混合后,摊涂在适宜的表背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固体制剂。

传统的中药栓剂如痔疮锭等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近年来制成了大叶桉、三黄、莪术油、野菊花、表蒿素等栓剂,通过肛门给药治疗内外科疾病,为中药栓剂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控释、定向新剂型。根据医疗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控释、定向中药新剂型。如驱绦虫中草药鹤草酚片剂,崩解度及释放度均较差,为了增加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其在胃肠道中处于分散状态,从而在小肠上段特定部位与寄生虫病原体相接触,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改为复凝聚法制成微囊颗粒剂,经释放度测定、累计释药率在2小时即达高峰,在小肠上段造成高浓度,制成使药物控速在特定部位释放的新剂型。

中药静脉注射用混悬剂是一种新剂型,将水不溶解的固体药物制成可供静脉注射的微粒分散成直径在2μ以下的颗粒,通过静脉输入体内,利用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能吞噬外来异物,药物作为异物被吞噬潴留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丰富的部位,使该处药物浓度提高以达到剂量小、疗效高延长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的目的。混悬剂可供静脉注射,关键问题要控制药物微粒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分散稳剂和适宜的工艺甚为重要。喜树碱体内、体外对多种肿瘤均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喜树碱经水解内脂环后制备的喜树碱钠注射液,对肝癌有一定治疗作用,亦呈现较大毒性,上海第十制药厂以吐温-80为分散稳定剂制备喜树碱混悬注射液,贮存12个月后颗粒仍在1μ以下,经低压灭菌后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药理证明喜树碱混悬注射液对泌尿系统的毒性较喜树碱钠注射液大为减少。

中药乳型注射液是用难溶性物质制作的一种新剂型,它适用于中草药中的一些挥发油、脂肪油等制剂,可以提高药物作用深度,增加分散度以利吸收。中药莪术的根茎含有挥发油1~1.5%,油中主要成分为位半萜烯类,从莪术油中得到的结晶Ⅰ(莪术醇)、结晶Ⅱ(莪术酮)对小鼠肉瘤、宫颈癌U等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在油类脂质(磷脂与胆固醇)双层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制成的微型球状体。脂质体是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将药物包封在超微型的载体中通过口服或注射(特别是静脉注射或瘤体注射)后,将药物直接运载至病变部位(即靶区)以杀灭癌细胞,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由于脂质体的药物包封存在一定的困难,国内研制出一种新的抗癌剂型-多相脂质体。这种多相的复合系统包括多室及单室脂质体、增溶胶团、油水型乳剂及水油型乳剂混悬在小相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分散系统。沈阳药学院与上海长宁中心医院协作对脂质体的研究,筛选出唐松草硷、油酸等两个抗癌性较好毒副作用较低的两个处方,临床应用对中晚期胃癌进行术前治疗,治疗病例共41例,总有效率为66.7%。

(二)中成药质量的研究

完善中成药质量标准,提高中成药疗效

在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207种中成药中,近80%的品种已有显微和化学的定性鉴别,已有10种有化学定量含测,提高了中成药的质量。中药制剂质量检测的研究,正在逐步改变“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状态。近年来运用显微鉴别、分光光度、薄层层析扫描、气相色谱、高效液相、高速离心沉淀等仪器分析方法,对不少中成药进行定性以至定量的质量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已颁布执行。其一部主要收载中药材、提取物、单味制剂和复方制剂。共收载品种784种,其中药材509种、成方制剂275种。品种上和1985版相比,删去药材和制剂5种,新增6种;其中成药删去1种,新增41种。这版药典修改和补充内容较多,新的检验方法和手段规定比较具体,收载含量测定的药材及单味制剂种、成药种。

中成药制剂的质量检测研究

中药制剂大多数为复方,其中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且含量甚微,相互干扰,故检测困难。近来采用现代的分析技术和仪器,中成药制剂中某一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应用的方法有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等,仍可收到灵敏、准确、快速的效果。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灯盏花中有效成灯盏素、银黄注射液中的黄芩甙;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南五味子中的主要成分总木脂素和酯甲;用纸层析-紫外分光度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的绿原酸。

中成药体外释放度研究

中成药释放度测定是研究固体制剂以及半固体制剂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生产工艺等对制剂质量统一性的方法。中药固体制剂的释放度试验可以评价中成药质量,如相同的药物不同剂型,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相同中成药品种质量的优劣,考察和筛选制剂处方、工艺、辅料等,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混悬口服液在到达生物膜被吸收前,必须经过崩解、溶出后才能被吸收。由于固体药物制剂除表面外不能与胃肠液接触,所以固体制剂的药物溶出,由其表面的湿润过程所决定。

体内吸收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微量分析方法的发展、同位素的应用及中药有效成分的不断阐明,在中药制剂的研究中,开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与药效三者的关系,为正确评价中药制剂质量,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七、中药药理学研究

(一)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的发展

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以来,单味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旺盛时期,研究中药达500种以上。按传统中药分类或现代分类进行了药理学筛选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发现了大批有效的中草药,如毛冬青、牡荆、满山红、山楂叶、穿心莲、四季青等,大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对单味药的研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复方研究及活性成分的研究紧密地联系起来。中药化学成分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从250余种中草药中分离出很多有效成分。

中药(特别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相当困难,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制剂,可以一种或几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代表性成分进行研究,1949年以来先后对86种中草药成分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而有效成分不明或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制剂,则采用了(1)药理指标法,(2)药物体内积累法,(3)微生物指标法进行。

据初步统计约有114种单味药,77个复方和42种中草药注射剂报道有各种毒副反应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因素有:药量过大、蓄积中毒、个体差异、过敏素质、配伍反应、制剂粗糙、炮制失宜等。目前,对各种中草药制剂必须按“新药审批办法”进行毒理学研究,正日益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二)药性理论研究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集中反映中药理论研究的成就:1953年版仅收载少数中药,但基本是西药的形式和内容,没有中药的特色;1963年版分为一、二两部,一部以中药为主体,第一次收载中药的炮制工艺、品种,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十八反、十九畏、妊娠药忌和部分服药禁忌;1977年版一部开始收载民族药,改变十八反、十九畏的称法,规定中药的毒剧药;1985年版第一次记载中药的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已经有了鲜明的中药特色。

归经、引经和升降浮沉的研究

关于归经的研究。六十年代初,开始进行实验探索。归经理论的研究,于八十年代才逐步开展。1984年全国第一次中药归经理论专题学术会议上提出了32篇论文,超过这以前归经论文总和的三倍。内容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归经、引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以及应用经验等。

有的提出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穴位半导全器件特性是归经现象的主要实质;有的通过对口服生大黄家兔体表及器官多种物理信息的计算机分析或冷光测定计算机处理,绘制各种“地形图”探索归经的实质,证明药物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是归经的基础。有的曾以某些中药成分在脏器中选择性富集,作为归经的指证;有的则主张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分布是归经的依据,而不完全取决于分布量的多少;有的认为药物所含微量元素及其配位化合物对组织器官的亲合、富集是归经的主要实质。

十八反、十九畏的药理研究

十八反、十九畏是特殊的药性理论,近年来从文献、临床到实验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这些中药配伍禁忌的药理正在从正常机体上的研究,转向深入到病态条件下的观察,许多的中兽医学临床和基础工作者参加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十八反的实验研究报告,累计已经超过50篇,也是药性理论实验研究中最多的。在十八反歌诀中,所有的相反的组成药物对都有两篇以上研究报告,甚至还有葱与蜂蜜、藜芦与党参,已超出传统十八反歌诀的范围。十九畏的研究比十八反要少一些。最为突出的是十八反的研究报告中,研究结论互不一致,没有一个组对是绝对的配伍禁忌,许多学者注意到,十八反实验研究的结果与制剂方法、种类、配伍比例、给药途径、动物种类、机体状况等有关,在没有深入研究之前,十八反还不能轻易否定。

妊娠禁忌药的药理研究

已有不少实验报告:半夏、冰片、穿心莲、丹皮酚、甘遂、贯众、姜黄、雷公藤、骆驼蓬、莪术、麝香、水蛭、雪莲、寻骨风等多种中草药或其提取物可以中止实验动物妊娠,其中许多是传统的妊娠禁忌药。然而除少数例外,许多都在临床用于妊娠而不致流产、堕胎的报告。争议最多的是半夏,由于大量的临床应用不碍胎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列为妊娠慎用,1977年版、1985年版已经取消限制,但有关半夏蛋白终止小鼠早期妊娠、半夏影响小鼠胚胎发育和诱致胎鼠畸形的研究报告,尚待进一步研究,才能最后作出结论。

早期,对于妊娠禁忌药的研究主要是以是否流产、堕胎为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注意到终止妊娠以外的生物效应,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体互换、微核试验以及致突变试验等方法、技术都用来研究妊娠禁忌药的意义,预期会在较短时间内对妊娠禁忌药有较完整、全面的了解。

古代对于妊娠禁忌药没有明确区别,五十年代,有人就提出禁用、忌用、慎用的3个等级,大致禁用药包括剧毒药、峻泻药和子宫收缩药:忌用药包括一般祛瘀通经药和激惹药;慎用药包括一些香窜药、消导药和利尿药,这样区别的等级和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也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以后各版。

(三)配伍药理研究

七十年代,采用现代药理学的指标研究中药配伍原则,提示了七情的本质。

协同与拮抗作用:以离体家兔子宫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和张力改变为指标,观察了各药配伍水煎剂的作用,水蛭配虻虫、乳香配没药、三棱配莪术、蒲黄配五灵脂、升麻配柴胡、杜仲配续断都呈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但并不全是,而附子配甘草、白芍配甘草则显桔抗作用。

附子与甘草、干姜配伍变化:熟附片经口给药LD50为17.42g/kg、与甘草、干姜配伍后,乙酰基含量减少,LD50为71.78g/kg,毒性明显降低。有人观察四逆汤对低血压麻醉家兔影响,与单味药相比较,4个主要血液流动力学指标中,只有降低心率作用呈协同作用,而增高颈动脉压增大脉压差方面则是相加作用;对心脏收缩幅度,甘草、干姜都使之略减,附子则使之增加,3药配伍后,较附子作用又有增加,对于附子的作用来讲是增效作用,对于甘草、二姜的作用来讲,则是拮抗作用。

(四)功能和治法的药理学研究

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为解表、清热、泻下、祛风湿、温里、活血祛瘀、补虚药等《中药学》的分类内容。《中药方剂学》也按功能和治法分为解表、清热、祛寒、泻下、表里双解、祛湿、利水渗湿、治风、消导、理气、理血、补益、固涩、安神、开窍、驱虫、催吐等门。功能和治法,事物的两个方面。药的功能是药性的特点,是药性应用的具体化;治法是中医基础理论思维的具体化。功能和治法都以具体药物为衔接点。根据中药传统分类的功能和治法的药理研究,自六十年代初对肾的研究开始,开展了补肾研究。随而对脾、气、血、阴、阳等补法都进行了大量探索,特别是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以及骨伤科疾病等的防治,取得可观的成就,影响所及几乎囊括了临床各科。围绕着大量补剂的药物和方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药理学研究,并对扶正固本、滋阴、益气等功能和治法也开展了多方面的药理学探索。七十年代以来,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七十年代以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及攻里通下等治法,以药理学为主体的研究相继展开。

清热解毒药的药理研究

清热解毒药是中医治疗温热病的主要药物。常用于痈肿、疮毒、毒痢等证。清热解毒药是一类具有寒凉性质的药物,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疗温热病表现的热证、火证、毒证。大量的药理研究证明,这类药物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增强机体防御功能及消炎解毒作用。如贯仲、七里香、螃蜞菊等,对流感病毒或乙脑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许多清热解毒药体外实验无抑菌作用,但临床效果都非常好。

清热解毒药的床用途与现代医学中的化疗药物相似。与抗菌素相比,清热解毒药抗菌效能一般不如抗菌素,但毒性小。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学研究

六十年代,对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进入七十年代,则采用了先进技术和方法,通过临床观察,结合药理及病理研究,证明这类药物具有不同程度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及心肌营养、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经实验证明,有的活血化瘀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有的则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八十年代以来,进一步开展了对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已证明这类药物能影响物质代谢,具有抗感染、镇痛、镇静等作用,从而也阐明了这类药在临床实践中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血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子宫外孕、硬皮病、烧伤瘢痕等多种病的原理。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86年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制定了传统活血化瘀的范围,认为:凡以疏通血脉、祛瘀通滞而令血流畅达为主要功能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凡传统认为能和血、活血、散血、行血、破血、逐瘀血、主恶血的药物,均属此类药范围,共36种。并按其药物作用程度分为和血、活血、破血三类,以免滥称和滥用。

扶正固本与补益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已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近年来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对在治疗神经、内分泌、心血管、血液、消化、代谢、免疫等方面的疾病以及防治早衰、延年益寿和提高机体适应性等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都比较活跃,且取得一定成绩和进展。补益药都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对人参、党参、黄芪、当归、生脉散、玉屏风散等约50余种方药进行了研究。

延缓衰老药物的药理

近年研究较多的为补益类中药,其延缓衰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如人参、五味子、刺五加等。

(2)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如甘草、当归、白术、人参、何首乌、三七、巴戟肉、鹿茸、补骨脂、蛇床子等。

(3)调节代谢作用:大多数补益药如人参、黄芪、茯苓、大枣、灵芝、生地、枸杞子等可促进多种脏器和组织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提高CAMP水平,调节CAMP/CGMP平衡,降低血脂,提高糖代谢机能等。

(4)调节免疫功能:如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生成等。

通里攻下药

通里攻下方药是一类不同于西药泻下药而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独特疗效原理的一类中医方药。常用于治疗急腹症、乙脑、病毒性肝炎,急性菌痢、感染中毒性休克等急症。目前对大黄的研究较为深入,证实它具有泻下、抗感染、利胆、止血、抗肿瘤、保肝、降低胆固醇、影响消化酶、免疫抑制等方面药理作用。近年来利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腹症有较大进展。并发现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肠蠕动、抗炎、扩张血管改善肠壁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胆囊收缩,利胆抗菌等作用。

 

tags: 中药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中国医学通史 总目录
中国医学通史现代卷
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
现代中医临床科学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产生的社会背景
现代针灸与经络研究
现代中药学的发展 (当前页面)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理论
台、港、澳医学发展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
民族医学的发展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两宋时期医学著作
  2. 现代药学的发展
  3. 台湾医学
  4. 隋唐五代临床医学的发展
  5. 近代临床医学的发展
  6. 民族医学的发展
  7. 现代中医临床科学的研究
  8.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
  9.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理论
  10. 原始人类药物的发现和使用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