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傅青主女科 -- 女科下卷

难产

书名:《傅青主女科》  作者:

 

血虚难产(五十六)

妊娠有腹疼数日,不能生产。人皆曰气虚力弱,不能送子出产门,谁知是血虚胶滞,胞中无血,儿难转身乎!夫胎之成,成于肾脏之精;而胎之养,养于五脏六腑之血,故血旺则子易生,血衰则子难产。所以临产之前,宜用补血之药;补血而血不能遽生,必更兼补气以生之,然不可纯补其气也,恐阳过于旺,则血仍不足,偏胜之害,必有升而无降,亦难产之渐也。防微杜渐,其惟气血兼补乎。使气血并旺,则气能推送,而血足以济之,是汪洋之中自不难转身也,又何有胶滞之患乎!方用送子丹。

生黄耆(一两)     当归(一两,酒洗)

麦冬(一两,去心)   熟地(五钱,九蒸)

川芎(三钱)

(方妙。若头产交骨不开,加炙龟板尾三钱,生过子妇人顶心发三钱。洗净,用新瓦一个,置火上焙发成灰,入药同煎服下,即效。)

水煎。服二剂而生矣。且无横生倒产之患。此补血补气之药也。二者相较,补血之味,多於补气之品。盖补气止用黄耆一味,其馀无非补血之品,血旺气得所养,气生血得所依,胞胎润泽,自然易产;譬如舟遇水浅之处,虽大用人力,终难推行,忽逢春水泛滥,舟自跃跃欲行,再得顺风以送之,有不扬帆而迅行者乎!

 

交骨不开难产(五十七)

妊妇有儿到产门,竟不能下,此危急存亡之时也,人以为胞胎先破,水干不能滑利也,谁知是交骨不开之故乎!盖产门之上,原有骨二块,两相斗合,名日交骨。未产之前,其骨自合,若天衣之无缝;临产之际,其骨自开,如开门之见山。妇人儿门之肉,原自斜生,皮亦横长,实可宽可窄、可大可小者也。苟非交骨连络,则儿门必然大开,可以手入探取胞胎矣。此交骨为儿门之下关,实妇人锁钥之键。此骨不闭,则肠可直下;此骨不开,则儿难降生。然而交骨之能开能合者,气血主之也。血旺而气衰,则儿虽向下而儿门不开;气旺而血衰,则儿门可开而儿难向下,是气所以开交骨,血所以转儿身也。欲生产之顺利,非大补气血不可。然交骨之闭甚易,而交骨之开甚难。临产交骨不开者,多由於产前贪欲,泄精太甚,精泄则气血失生化之本,而大亏矣。气血亏则无以运润於儿门,而交骨粘滞不开矣。故欲交骨之开,必须於补气补血之中,而加开骨之品,两相合治,自无不开之患,不必催生,而儿自迅下,母子俱无恙矣。方用降子汤。

当归(一两)      人参(五钱)

川芎(五钱)      红花(一钱)

川牛膝(三钱)     柞木枝(一两)

水煎服。一剂儿门必响亮一声,交骨开解,而儿乃降生矣。此方用人参以补气,芎、归以补血,红花以活血,牛膝以降下,柞木枝以开关解骨,君臣左使同心协力,所以取效如神,在用开於补之中也。然单用柞木枝亦能开骨,但不补气与血,恐开而难合,未免有下部中风之患,不若此方之能开能合之为神妙也。至於儿未临门之时万不可先用柞木以开其门;然用降子汤亦正无妨,以其能补气血耳。若欲单用柞木,必须候到门而后可。

(方为子已临门救急而设。若子未临门,血虚难产,宜服前送子丹,不可遽服此方。)

 

脚手先下难产(五十八)

妊妇生产之际,有脚先下而儿不得下者,有手先下而儿不得下者,人以为横生倒产,至危之症也,谁知是气血两虚之故乎!夫儿在胞胎之中,儿身正坐,男面向后,女面向前。及至生时,头必旋转而向下生,此天地造化之奇,非人力所能勉强者。虽然先天与后原并行而不悖,天机之动,必得人力以济之。所谓人力者,非产母用力之谓也,谓产母之气与血耳。产母之气血足,则胎必顺,产母之气血亏,则胎必逆;顺则易生,逆则难产。气血既亏,母身必弱,子在胞中,亦必弱;胎弱无力,欲转头向下而不能,此胎之所以有脚手先下者也。当是之时,急用针刺儿之手足,则儿必痛而缩入。急用转天汤以救顺之。

人参(二两)      当归(二两,酒洗)

川芎(一两)      川牛膝(三钱)

升麻(四分)      附子(一分,制)

水煎服。一剂而儿转身矣,再二剂自然顺生。此方之妙,用人参以补气之亏;用芎归以补血之亏,人人皆知其义。若用升麻又用牛膝、附子,恐人未识其妙也。盖儿已身斜,非用提挈则头不易转,然转其身非用下行则身不易降。升麻、牛膝并用,而又用附子者,欲其无经不达,使气血迅速以催生也。

(若服三剂后,以针刺儿手足仍不转身,以针刺产妇合骨穴,儿即下。万不可使稳婆用手探取,以致子母俱危,戒之!)

 

气逆难产(五十九)

妇人有生产数日而胎不下者,服催生之药,皆不见效,人以为交骨之难开也,谁知是气逆不行而然乎!夫交骨不开,固是难产,然儿头到产门而不能下者,方是交骨不开之故,自当用开骨之剂。若儿头尚未到产门,乃气逆不行,儿身难转,非交骨不开之故也。若开其交骨,则儿门大开,儿头未转而向下,必致变症非常,是儿门万万不可轻开也。大凡生产之时,切忌坐草太早。若儿未转头,原难骤生,乃早于坐草,产妇见儿许久不下,未兔心怀恐惧,恐则神怯,怯则气下而不能升,气既不升,则上焦闭塞,而气乃逆矣;上气既逆,而上焦必胀满,而气益难行,气沮滞于上下之间,不利气而徒催生,则气愈逆而胎愈闭矣。治法但利其气,儿自转身而下矣。方用舒气散。

人参(一两)      当归(一两,酒洗)

川芎(五钱)      白芍(五钱,酒炒)

紫苏梗(三钱)     牛膝(二钱)

陈皮(一钱)      柴胡(八分)

葱白(七寸)

水煎服。一剂而逆气转,儿即下矣。此方利气而实补气。盖气逆由於气虚,气虚易於恐惧,补其气而恐惧自定,恐惧定而气逆者将莫知其何以定也,何必开交骨之多事乎哉!

(凡临产二日前,必先腹痛一小次,名曰试痛。此时万忽坐草临盆,但将包儿诸物预备现成,不可早叫稳婆来。过三日后,腹若大痛,方叫稳婆来。不可令产妇见面,暂让别室静待,不可高言。盖稳婆名曰收生,使其两手接收,不欲儿堕地受伤,非稳婆别有妙法也。若稳婆来之,即令产妇见面,彼此胡言乱语,用力太早,必致难产,百变丛生。戒之,慎之。)

 

子死产门难产(六十)

妇人有生产三四日,儿已到产门,交骨不开,儿不得下,子死而母未亡者,服开骨之药不验,当有死亡之危。今幸而不死者,正因其子死而胞胎下坠,子母离开,母气已收,未至同子气俱绝也。治但救其母,而不必顾其子矣。然死子在产门,塞其下口,有致母死之患,宜用推送之法,补血以生水,补气以生血,使气血两旺,死子可出而存母命也。倘徒用降子之剂以坠之,则死子未必下,而母气先脱矣,非救援之善者也。山亲见此等之症,常用救母丹,活人颇多。故志之。

人参(一两)      当归(二两,酒洗)

川芎(一两)      益母草(一两)

赤石脂(一钱)     芥穗(三钱,炒黑)

水煎服。一剂而死子下矣。此方用芎、归以补血,人参以补气,气旺血旺,则上能升而下能降,气能推而血能送。况益母草又善下死胎,石脂能下瘀血,自然一涌而出,无少阻滞矣。

(方妙。不可加减。)

 

子死腹中难产(六十一)

妇人有生产六七日,胞衣已破,而子不见下,人以为难产之故也,谁知是子已死于腹中乎!夫儿死于儿门之边易辨,而死于腹中难识。盖儿已到产门之边,未死者头必能伸能缩,巳死者必然不动,即以手推之,亦必不动如故。若系未死,用手少拔其儿之发,儿必退入,故曰易辨。若儿死在腹中,何从而知之?然实有可辨而知之者。凡子死腹中,而母可救者,产母之面,必无煤黑之气,是子死而母无死气也;子死腹中而母难救,产母之面,必有烟熏之气,是子死而母亦无生机也。以此辨死生,断断不爽也。既知儿死腹中,不能用药以降之,危道也;若用霸道以泄之,亦危道也。盖生产至六七日,其母之气必甚困乏,乌能胜霸道之治,如用霸道以强逐其死子,恐死子下而母亦立亡矣。必须仍补其母,使母之气血旺,而死子自下也。方用疗儿散。

人参(一两)      当归(二两,酒洗)

川牛膝(五钱)     乳香(二钱,去油)

鬼臼(三钱,研,水飞)

水煎。服一剂死子下而母生矣。凡儿之降生,必先转其头;原因其母气血之虚,以致儿不能转头以向下,世人用催生之药,以耗儿之气血,则儿之气涌通达,反致闭闷而死於腹中,此实庸医杀之也。所以难产之疾,断断不可用催生之药,只宜补气补血,以壮其母,而全活婴儿之命,正无穷也。此方救儿死之母,仍大补气血,所以救其本也,谁知救本即所以催生哉!

(下死胎不用厚朴,妙。曾有产妇面黑舌青,用补气、养血、活血之药而子母复得皆全者;亦万中之一。幸也。)

 

tags: 难产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傅青主女科 总目录
女科上卷
调经
种子
女科下卷
妊娠
小产
难产 (当前页面)
产后
产后编(上卷)
产后总论
产前后方症宜忌
产后诸症治法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难产
  2. 带下
  3. 种子
  4. 调经
  5. 小产
  6. 正产
  7. 妊娠
  8. 鬼胎
  9. 血崩
  10. 产前后方症宜忌
至顶 目录 至底